《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在现代学者的眼中,“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悠悠千载的历史造就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想象力。而现在,书中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经由影视转码,频繁登上大银幕、小荧屏。这个暑期,无论是在院线里刷新票房数据的《捉妖记》、《大圣归来》还是在网络视频累计超百亿次点击量的《花千骨》,其源头设定都与《山海经》不无关联。这部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只神怪畏兽的奇葩之书,俨然已是国内影视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胡巴
《山海经》中的神鸟——帝江
巨型大肉虫
《山海经》中的混沌
长留山
《山海经》中原文“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电影《捉妖记》
灵感来自古文献,造型更偏好莱坞
电影《捉妖记》的胡巴眼下被封为“国产第一萌妖”,顺带着连跟它撞脸的白萝卜都一下子火了。《捉妖记》导演许诚毅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创作《捉妖记》时,他和团队翻遍《山海经》,画了1000多张草稿,但“并不是直接用《山海经》里的妖怪,而是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另外创造了新的妖怪,相当于《山海经》里那些妖怪的亲戚。”《山海经》里讲到有些妖的叫声很像宝宝,有些妖没有眼、耳、口、鼻,所以在《捉妖记》里,有些妖可以把它的眼、耳、口、鼻收起来,比如说胡巴。胡巴、竹高、胖莹、血妖等等妖怪的造型,也是参考了《山海经》里的文字描述。
不过有观众表示,这蠢萌蠢萌的妖怪模样,跟好莱坞动画有些撞脸。没错,导演许诚毅曾在美国梦工厂从事动画工作多年,参与制作过《怪物史瑞克》等,《捉妖记》里那些宽宽圆圆的妖怪,确实也有点中西结合。不过,许诚毅称,他从好莱坞回到中国,就希望做有中国风格的妖怪。
电影《大圣归来》
怪兽混沌变身大反派
不是白骨精,也不是牛魔王,在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里,孙悟空棒打的并非《西游记》里有记载的任何一个妖怪,而是一个会喷火的巨型大肉虫,这肉虫到底何方神圣?
《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对记者表示,“那是《山海经》里记载的怪兽——混沌。”混沌是个长脚的大肉虫?田晓鹏说,这完全是遵照书里描写制作的:肥圆,没有五官,长着六条腿。不过,记者查找关于混沌的描述,还有一种说法是,混沌的模样长得像狗或熊,人类看不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傻笑,但别以为这是个傻萌傻萌的妖怪,混沌见到高尚的人,会大肆施暴,而遇到恶人,就会听从指挥,帮着作威作福。所以,混沌当真是个坏蛋,难怪位列中国上古“四大凶兽”之一,其他三大凶兽,分别是:抑善扬恶的穷奇,恶人死后演化而成的梼杌(táowù),以及轩辕大战蚩尤,蚩尤被斩之后,头部落地化成的饕餮(tāotiè)。田晓鹏说:“选择混沌,是为了区别于西方化的魔兽。而《山海经》记载的妖怪,也能够做得很具有视觉冲击力。”
电视剧《花千骨》
长留山、十方神器都来自《山海经》
眼下网络点击率累计已超百亿的电视剧《花千骨》,一概设定都跟《山海经》脱不开关系。贺建华饰演的神仙白子画执掌的长留山,出处就是《山海经》,原文“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意思就是西边两百里,有一个长留山,汉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白帝少昊住在那里。
还有剧中仙界、人界、魔界争抢的十方神器,也是《山海经》里记载的“上古十大神器”,书中提到的神器原名是:开天斧、玲珑塔、补天石、射日弓、追日靴、乾坤袋、凤凰琴、封天印、天机镜、指天剑。
《山海经》“搭建”
多部玄幻作品框架
尽管《捉妖记》里的妖怪并非直接从《山海经》中拿来,而只是《山海经》中妖怪的“亲戚”,主要为表现中国民俗文化中万物皆有灵的精髓,但《捉妖记》导演许诚毅受到先秦奇书文字的启发已不是秘密。
巧的是,同档期的《大圣归来》虽然谋的是孙悟空的篇章,内里却也插入了一只来自《山海经》的“不明怪物”。导演田晓鹏解释,影片末尾的巨型沙虫实是《山海经》里记载的怪兽“混沌”,此物为上古时期的“四大凶兽”之一,《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曾对其有详细背书。
同样取材自《西游记》的《西游·降魔篇》更将《山海经》精髓剖析至深。片中,猪八戒与沙僧的原型直接照搬《山海经》的两大凶兽,沙僧参照原型为“横公鱼”,猪八戒则是“赤眼猪妖”。无论是外表形象,还是行事风格,电影中的师兄弟都与《山海经》里的怪物高度吻合。
即便离开大银幕上营造的异化世界,小荧屏中画风唯美的仙侠题材,也没能脱离《山海经》的宏大框架。以《花千骨》为例,剧中主人公所在的“长留山”即出自《山海经》,是西方之神“白帝少昊”的居处,山中神仙的职责是监察每天太阳西坠、所照万物之影是否正常东斜的情景。而杀阡陌日思夜想的“流光琴”,也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上古十大神器”之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山海经》之所以被频繁借鉴,全因它完全“架空”了一个另类世界,以如今的眼光看,称得上一部中国玄幻世界的框架作品。就像《指环王》里有中土世界,《魔兽世界》中有艾泽拉斯大陆,《山海经》里天马行空的山川河流、草木神怪、六界设定,本身可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神话世界。
玄幻影视作品暗含
中国文脉中的“妖鬼情怀”
追根溯源的话,如今文化市场里的“东方玄幻主义”,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脉里的“妖鬼情怀”。只需粗粗考据,类似情怀几乎贯穿数千年,散落于民间传说、民族习俗、书籍著作以及戏曲电影中。
《山海经》的稀奇怪诞之后,最出名的是《封神演义》《西游记》和《聊斋志异》。其中,《封神演义》与《西游记》里的妖是脸谱化、标签化的,它们的宿命就是被正义降服。而《聊斋志异》中的妖鬼则被赋予了“人性”,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前世今生,更因情与理而鲜活立体。同样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都与“为爱穿越生死”这个命题不无关系。
再到近现代的电影电视艺术中,妖鬼这一角色已衍生成种类繁多的艺术形态。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带有妖鬼的中国影片相继问世,它们的形象变迁谱写了一部中国银幕的妖怪进化史。1927年出品的默片《盘丝洞》是传统戏曲和现代风的交融;1941年《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立体卡通电影;1987年《倩女幽魂》以小倩扮相不染尘世的空灵成为经典;而此后《青蛇》《大话西游》《画皮》等卖座电影的相继诞生,都可琢磨出中国传统文脉里始终都有妖鬼题材的一席之地。
在专家看来,过去的华语玄幻题材没能直接将《山海经》中的神怪畏兽呈现在大银幕上,这其中除了该类型电影未成一支的缘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特效技术工业远未达标。因此,当今天的《捉妖记》《大圣归来》《花千骨》等影视作品激起千层浪,是时候从传统文脉中开拓更广阔的创作平台了。
新闻推荐
本报资料近年来,中国游客境外购物进入快速增长期。从代表时尚潮流的名牌奢侈品,到关系民生大计的大米、奶粉,中国游客“走到哪里买到哪里”的抢购消息不绝于耳,而其抢购的有些外国商品甚至不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