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草莓涉"毒",该掌谁的嘴?

来源:广安日报 2015-04-30 05:11   https://www.yybnet.net/

4月25日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播出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专家介绍,美国已把乙草胺列为B2类致癌物,如长期食用乙草胺残留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乙草胺的代谢物中毒,有致癌性。(4月27日《京华时报》)

在谈癌色变的今天,食用鲜嫩美味的草莓,也有可能因农药中毒而致癌。这个消息,无疑再一次无情地击中了众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再一次给包括食品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等在内的社会各方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

毋庸置疑,食品安全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近年来,一些滥用剧毒农药、化肥、膨大剂等对蔬菜瓜果进行病虫害防治或催肥的行为,的确令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心吊胆、神经紧绷。

然而,好端端的草莓,何以涉毒成为致癌的元凶呢?是不是市面上所售草莓都存在安全隐患?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致癌的元凶是可怕的农药被随意滥用,而并非自然生长成熟的草莓本身。换言之,即食用没有过量滥施农药的当季自然生长成熟的草莓仍然是安全的。安全的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草莓安全与否,关键在于用药和监管。由此,我们假设在草莓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如果能多点“公益”少点“功利”,多点“耐心”少点“盲目”,多点“责任”少点“放任”,自觉做到尊重作物自然生长规律,做到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做到监管到位教育常态,做到诚信道德做食品讲良心,那么,我们“舌尖上的安全”自然就会多一层保障。

草莓涉“毒”,反映了当前农药使用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折射出了农产品残检测体系和食品安全监管的缺憾,伤害的却是果农和消费者。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了醒,如果消费者不盲目地追求果蔬外在之美、味道之鲜,或许就能减少一些生产经营者曲意迎合受众的唯美心理,自然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链条就会安全顺畅多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日前刚刚修订的新版食品安全法已明确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代替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但愿,随着新版食品安全法的深入实施,类似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少些、再少些吧!

□李兴文

新闻推荐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刘金田先生编著。邓小平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政治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他一生出访过十多个国家,他在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邓小平打桥牌2016-01-07 21:14
评论:( 草莓涉"毒",该掌谁的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