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探路
本报讯 (徐中成 记者 松涛)7月4日,理县夹壁乡长河坝村村民耿章收完第一季大白菜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三亩地里种上第二季大白菜,而是拿出一亩种上了他从没种过的美国西芹。“一亩大白菜收益是7000余元,而一亩美国西芹收益在17000元左右,值得试一试。”耿章告诉记者,美国西芹是乡政府在“试验田”里刚刚试种成功的新品种,有乡政府的技术指导,他充满了信心。
在该乡乡政府办公楼下,记者见识了这块“试验田”,试验田只有2分大小,种植有无筋架豆、大果番茄、潍县萝卜、美国西芹等蔬菜,都是理县农民从没种过的新品种。
副乡长焦安龙是这块“试验田”的开创者。2012年,焦安龙调任夹壁乡分管农业。夹壁乡平均海拔2600多米,1995年,全乡开始种植大白菜,一年两季,尽管效益不错,但因产业结构单一,受市场影响时,价格波动较大,加之长期种植大白菜,土地残留病菌多,土壤出现板结现象,村民持续增产增收受到影响。乡干部也曾多次动员村民调整部分产业结构,但因村民一直没有种过其他蔬菜,怕担风险所以也一直没人动。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毕业于农校农经专业的焦安龙萌生把乡政府边上的荒地开垦出来做“试验田”,为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探路。两年多时间里,焦安龙与6名乡干部先后在“试验田”里试种无筋架豆、大果番茄、潍县萝卜、美国西芹等15个蔬菜新品种。试种成功后,焦安龙把蔬菜种子、种苗和记录蔬菜品种生长习性、管理技术要点的“小本子”免费发给村民,鼓励村民种植。
去年,猛古村村民牛阿真就种植了2.5亩无筋架豆,一年下来,每亩收入比种大白菜多赚了500余元。今年,尝到甜头的牛阿真又多种了三亩。同村村民龙真看到牛阿真的收益,今年也种了2亩多无筋架豆。
目前,虽然“试验田”里试种成功的蔬菜新品种无筋架豆、美国西芹、亚洲风大果泡椒、大果番茄等5个品种推广栽种的面积只有50余亩,但焦安龙仍很欣慰。他说:“村民的观念在慢慢改变,收入在渐渐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新闻推荐
9月20日晚7点多才从上海出差回成都,第二天一早又陪中建材集团领导到攀枝花考察石墨资源,20日晚还挤出2小时接受采访……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密密麻麻的行程,让人不由感叹创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