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小康社会究竟什么样? 从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幅描绘2020年中国的美好蓝图

来源:成都商报 2012-11-12 14:55   https://www.yybnet.net/

2020年的中国

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从文化建设指标看: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从人民生活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

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面临哪些考验

从目前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指标完成情况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前,而文化产业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教娱乐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单位GDP能耗等诸多指标尚显落后

发展仍是解决未来所遇问题的关键,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全面小康 美好蓝图倒逼中国攻坚克难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

十八大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一个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认为,“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必然性。

十八大代表、国情专家胡鞍钢说,这一过程体现了党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大跃进”式的大起大落,始终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

“十八大的新部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十八大代表、经济学家蔡昉认为,新目标的设定将会倒逼中国攻坚克难,更坚定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而奋斗。

迈向小康 发展仍是解决未来问题关键

过去十年,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2011年底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经从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3%;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然而,要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路绝非坦途。

十八大代表、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分析,从目前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指标完成情况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前,而文化产业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教娱乐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单位GDP能耗等诸多指标尚显落后。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万美元提升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这样的严峻考验。

挑战蕴含机遇,差距也是潜力。新一轮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能否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发展仍是解决未来所遇问题的关键———报告中鲜明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报告指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新要求。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凸显出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财政部门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十八大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

微博集萃

向全面小康迈进

【博文】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跟帖】“卖火柴的红蛙女”:很期待。

【跟帖】“2010芝麻开门”:一字之差,对百姓生活影响之大让我们拭目以待。

【跟帖】“孔子转世的文青”: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小康。

【跟帖】“兰州城市学院社工协会”:向全面小康迈进,向贫困地区倾斜。

基辛格:

我相信中国会继续前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中共十八大召开表示祝贺,他赞赏中国的发展成就,并相信“中国会继续前行”。

基辛格有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美誉。在谈及中国未来面临的挑战时,他说,随着与其他国家交往日益密切,并在相当程度上融入国际体系,如何相应地调整外交政策,是中国领导人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谈到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反腐败问题时,基辛格说,在一个国家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过程中,腐败问题几乎在任何一个社会都难以避免。但是,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下决心要加以解决。

“从我与中国历届领导人的交往中看出,他们都能言出必行,所以这一次我也充满信心。”基辛格说。

对于十八大后中国将产生的新的领导集体,基辛格有着“很高的期待”。“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经历过中国的动荡岁月,这种经历使他们在面对当前各种挑战时更加坚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

根据2011年底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经从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3%;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制图 余进

新闻推荐

韩国发达的娱乐产业是鸟叔诞生的土壤韩国年轻人的能量

1韩国发达的娱乐产业是“鸟叔”诞生的土壤2韩国年轻人的能量给韩国流行文化注入的能量是其他亚洲文化所不具备的3本身MV没有任何障碍,幽默搞笑4舞蹈非常简单易学,容易让人模仿;Style可以被再创造,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英雄谢幕 享年51岁2012-11-27 14:26
评论:(小康社会究竟什么样? 从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幅描绘2020年中国的美好蓝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