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朝帅
康有为的 《大同书》称得上一本旷世奇书,是康氏思想的集大成者。它矛盾纠结的思想脉络、独特的乌托邦构想,让其后一代代的学人纷纷致力于其中探幽索隐。而这本著作中透露出的文化气质更是独特,书中提出的一些通向未来 “大同”世界的路径主张,对于当下之中国依然振聋发聩。
为何要追求 “大同”之世?只因生命之苦难以解除——在 《大同书》的论证起点处,康有为就迎面直视向人类的这个终极问题,高迈之气沛然。人是生而受苦的,而这又是人类的宿命,任何人都无由逃避。于是,在开篇用大量篇幅痛陈形形色色之“苦”境让人无从解脱后,即开始顽强地去追问造成“苦”之根源和去除“苦”之方案。
康氏认为,人生苦难的根源诊断就是因为有“九界”的存在:其中包括国家、阶级、家庭的存在以及人类的种族、性别、经济行为等方面的不平等。只要去除这“九界”,就能将人类彻底解脱,达到“大同”世界。
可以看出,在立论之初,康有为借用了佛家思想,但他更多只是取其普度众生的献身精神,而落实到具体 “解救众生”的方法路径时,康氏则回到地道的中国本土资源,采用一种来源儒家而又超越儒家的全新架构。只是他提出的方案与主张,即便在百年后的今天,也可谓是惊世骇俗了。
比如,作为去除“九界”的重要一步,康有为主张消灭家庭,所谓“去家界为天民”。弟子梁启超甚至认为,本书的关键就在于毁灭家族。但同时康氏的“去家”又不是“出家”,他所意图之毁灭家庭并不是背弃人生责任而独自“得道”,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公养”。只要有了“天下为公之良法”,则“可令人无出家之忍而有去家之乐也”。这里可以说是一种确实有很强的辩证性,他保留了儒家真正的关心仁爱、敦厚人情等好处,又对其固有的一套严密的伦理建造成的排外、有私、实行之难等给予批判。在这里,康有为创造性地整理了儒家思想,非常清醒地对儒家思想之长短进行了辩证认识。
而要消灭家庭,首先要涉及婚姻,康有为的主张更是匪夷所思。 “男女婚姻,皆由本人自择,情志相合,乃立合约,名曰交好之约,不得有夫妇旧名。 ”他认为这是保证妇女平等地位的基础。关于婚姻与性,康有为更激进的观点在于,到了太平世的时候,同性恋将和异性恋一样,是人群之中自然的选择,只要无害于他人,就是应该被接受和认可的。
关于女性解放,康有为则感叹道,女性之苦“古今无救”。为此他用了近五十页的篇幅来论述女性生存状态之苦、女性地位低下之成因、探讨女性生平独立之制。但康有为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仅仅谴责中国历史和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西方社会中的女性地位得不到保证他同样注意到了。比如在加拿大,女性不能成为议员,当他问及此事,反倒使得对方“胡卢大笑……目吾为狂”。此处足以看出,康有为的批判眼光已经超越了其时的一切社会形态,立意远在其后千千万万惟西方是举的读书人之上。
——看到上文,作为生活在日益同质化、全球化,并且似乎开始从现代社会进入后现代的今人会不会也惊讶、感动?在百年前即能出此“大逆不道”之语,也无怪当时康有为此著写成后,多少年一直秘而不宣了。但是他改造社会的决绝态度、挑战世俗的勇气与才识真真令今人汗颜。原来,一个世纪以来,青年人们热情高涨投身其中的各种社会解放运动的目标,都在康老那里被早早预设了。
当然,《大同书》不仅仅是这些激进的伦理主张,它其实还在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上都建构了一套完备的运作机制,相当精细地给未来的 “大同”世界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南”。这本书的想象力与 “接地性”相得益彰,足以显示康氏全面深厚的学养,似乎也能证明康老先生同样拥有很强的处理事务性工作的能力。
通读《大同书》,能够看到,康有为最为后世所知的“戊戌变法”只是他到达“大同”理想的中间途径而已。他的自命担当要比简单的资产阶级革命高的多。康氏最终的目标还是以中国儒家传统结合西方并改造西方,达到人类的最终拯救。
——需要强调的是,对今天而言,《大同书》另一个重要的、值得人们敬佩之处,就是康有为的世界眼光以及他看取世界的“视角”。 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雄立于天地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大我”:“当大地之交通,万国之并会,荟东西诸哲之心肝精英而酣饫之,神游于诸天之外,想入于血轮之中,于时登白云山摩星岭之巅,荡荡乎其鹜于八极也。 ”在这样的自我体认中,康有为才真正做到了以“中国”的眼光来看“世界”,并信心满满地以改造本土的儒家资源为基础来改造世界。这种“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在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并不占主流,所以研读《大同书》,这种厚重的精神气质尤其值得今天去深思和发扬。
新闻推荐
春风拂面四月天,恰是最美读书时 家门口书香正浓,图书馆邀您来品一本好书
文/半岛记者曹现梅图/半岛记者郑钦泽(署名除外)“如果有一束光能照亮你的生活,那么读书吧。”当你感到浮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