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加拿大新闻 > 正文

英国宣布“硬脱欧”这伤欧盟有多深

来源:白银晚报 2017-01-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1月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抵达伦敦的兰卡斯特宫。

特雷莎·梅表示,英国不会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但会寻求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这意味着英国将寻求“硬脱欧”。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于当地时间1月日发表演讲时表示,英国不会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但会寻求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这意味着英国将寻求“硬脱欧”。不仅如此,特蕾莎·梅还阐述了英国与欧盟“一刀两断”的脱欧路线图。

几十年来,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但特雷莎·梅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与欧盟“离了婚”。相比于英国的决然,欧盟想要显得洒脱并不容易。脱欧这场戏才刚刚开始,它的后续影响将一幕幕上演,冲击欧洲秩序。

1月日,在英国伦敦兰卡斯特宫,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脱欧”方案。

特蕾莎·梅“重磅演讲”:英国不会半留半走

特蕾莎·梅此次演讲,是英国政府在年6月全民公投决定“脱欧”后首次就“脱欧”安排进行表态,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特雷莎·梅说,英国将不会在与欧盟谈判中寻求签订任何让英国“半留半走”的协议,英国将与欧盟建立一种“新的平等关系”。

她同时警告,如果欧盟成员国在英国“脱欧”后寻求对英国设置惩罚性关税,这将是“灾难性的自毁行为”。

她还强调,“脱欧”意味着英国必须重新拿回对边界的控制权,控制进入英国的欧洲移民人数。

舆论认为,特雷莎·梅的此次演讲展现了对欧盟的强硬态度,彻底排除了此前部分英国政客支持的“软脱欧”(即以放弃部分边界主权、有条件允许欧盟移民入境为代价留在共同市场)方案。

尽管“铁娘子”义无反顾,但脱欧之路并不平坦。如何平衡好国内“留欧派”和“脱欧派”之间的斗争,如何处理来自苏格兰地方政府及英国民众的不满,将成为特雷莎·梅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脱欧”重击之下欧盟致命弱点浮上水面

从年加入欧共体至今,英国与欧盟的爱恨纠葛就从未间断。如今,特雷莎·梅承诺“干干净净地脱离”,这令一直以为英国会选择“软脱欧”的欧盟措手不及。

显而易见,英国不愿在由法德主导的欧盟里继续扮演着跑龙套的角色,而是希望平起平坐地与欧盟这个“邻居与最好的朋友”打交道。先前,欧洲舆论一直在猜测英国多半会选择“软脱欧”,然而,特雷莎·梅的决定等于是英国在脱欧公投重击欧盟后又补了一拳。如果说英国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尚存争论的话,欧盟的损失是立竿见影的。

一旦英国“硬脱欧”成功,它与欧盟就将变成类似加拿大与欧盟的关系。这对欧盟国家将构成一个重要的示范,其动摇军心的作用不言而喻。欧洲今年将有三场重要选举,如果勒庞领导的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获胜,欧盟的法德轴心就将面临严重威胁。那将是欧盟新的灾难。

眼下,欧盟显然进入了自其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低谷,现在已经有人在谈论欧盟“解体”的可能性,尽管多数人仍相信它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低概率的。

不过,欧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显然降低了,它的一些致命弱点正在悄然浮上水面。欧盟是“利益共同体”,大多数国家都是冲着“利益”加入的,而且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扒拉算盘,算计着赚了还是亏了。欧盟没有一个权威来维系凝聚力,它的松散和一遇事情就“离心离德”是先天的。扒拉算盘的声音在多数时间里是欧盟的“主旋律”。

金融危机把欧洲变成重灾区,困难面前,矛盾最容易激化。大量中东难民的涌入成为点燃问题的导火索。当没有权威管控各国不满和自私的时候,法德轴心就需要为整个联盟的损失充分埋单,但后者又很难做到。

总而言之,没了英国的欧盟,实力少了一大块。除了体量的缩小,还有精神上的内伤。欧盟迄今的推进方向是最终成为一个紧密的联邦,今后它是否会重新朝着一个松散联盟退化,会成为很长时间里的一个疑问。

(文/图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科博会展区搭建今结束 展品将陆续进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英国宣布“硬脱欧”这伤欧盟有多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