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回国要日货、迪奥、香奈儿、圣罗兰之类的亲私聊我”、“九月飞韩国,需要产品的宝贝把图片私发我”……如今,这样的内容在微信圈里屡见不鲜。受国内购物群体的“追逐”,“海淘”兴盛起来,也让海外代购已成为一项“无门槛职业”。然而随着近几年各类跨境电商、海淘APP的兴起,以及定期推出的折扣价,让代购们的生意渐进寒冰期。“有求必应”催生代购行业提起化妆品、药品、日化用品、服饰鞋包,多数买家会想到“海淘一下”,海外代购应需而生。相比于国内的一些产品,海外商品由于其产品生产把关严格、价格低廉等优势,受国内买家亲睐。
刚从日本入手了6包尿不湿的薛女士告诉记者:“日本生产的尿不湿在国内超市也有售,但是能买到原装进口的还是放心一些。”薛女士告诉记者,她所购买的尿不湿国内超市货架售价178元一包,而国外仅需100元左右。“代购可以帮我发船运或者空运,家里还有囤货,也不着急用,我就选择了运输时间较长,但价格相对便宜的船运。”薛女士告诉记者。像薛女士一样经常海淘的还有刘女士,夏季到来之前,她就从澳洲海淘了某知名品牌的驱蚊液。之所以选择大洋彼岸的产品,刘女士表示:除了驱蚊效果,她更在意这款驱蚊液适合家中宝宝使用,“我对比了国内、国外很多驱蚊产品,最终选择这款,是更看重这款产品的安全性。”
之所以要选择海外代购,已经淘出经验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一是产品本身的优势,“像美国运动装备、韩国化妆品等等,这些物品能够细致的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而在国内又缺乏同档次的替换品。另外,价格上也有区别,例如一款新百伦的鞋子,在国内的售价为500元左右,而在韩国的专卖店里只需要300元左右。在奢侈品方面的价格差距更为显著。此外,限量版的产品国内买不到。”
如此一来,“有求必应”就使得代购这一行业在国内有了成长空间。“海代”群体遭遇跨境电商冲击
“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有需求就有市场。”说话的是一位已在澳洲生活近10年的梁姓兼职代购。5年前,她发现澳洲产品在国内热销,决定利用闲暇时间帮朋友代购,并将大多时间都用在研究澳洲产品、折扣期上。时间一久,她对各类产品摸出规律,对国内买家的各种咨询应付自如,成为一位“澳代通”。“其实我就是一个‘买手\’,别人需要什么,我就买什么。”她告诉记者,为了证明自己购买渠道正规,每次购买她都拍摄现场视频给买家。尽管流程繁琐,但代购对她最大的吸引力是,“薄利多销,卖得好时月入万元不成问题。”
的确,“海外代购”,起初只是一些留学生或出国人员帮国内的亲朋好友购买物品,后来代购逐渐发展为一项兼职,他们通过收取一定的代购费而盈利。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需求人群的增多,代购群体和购买的方式也有了新变化。“现在国内跨境电商平台有很多,像洋码头、天猫国际、小红书等海淘APP,它们本身就是海外代购的衍生物。”梁女士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海代”群体。“以前几乎每天都有新顾客加入我的澳代群,但是海淘购买渠道增多,现在基本都是已经认可我的老顾客在购买,利润大不如前。”缺乏监管“海代”前景堪忧
对此,有业内专家认为,虽然跨境电商给代购的存在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两者互为补充,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市场活力,使得跨境电商、代购业不断发展并培育出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国内跨境电商的不断地发展完善,产品在价格上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是国内自贸区的不断增加,关税的调整,从大趋势上来看,我并不看好‘海外代购\’的前景。”鲁东大学商学院博士李辉表示。
此外,代购产品也常遭买家质疑。“时下做代购竞争也很激烈,几乎每个人朋友圈里都有几个卖东西搞代购的,再加上还要和那些‘混着卖的\’抢生意,很难做。”刘先生口中“混着卖”其实就是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打着代购的名义卖假货的卖家。在“海淘业”兴盛的今天,代购也有优有劣,乱象丛生。“现在海外代购在国内并没有一个可以监管的资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产品质量上很难把关,维权上也相对较难,购买时还需提高警惕。”李辉提醒。YMG记者慕溯实习生徐之的
新闻推荐
□张联芹看着父亲每次“挪”一寸的脚步,张欣很心痛。虽然她知道生老病死是生命的一种常态、一种轮回,可在她的潜意识中是很排斥这种自然规律的。上班时,同事收到一个快递,上面写着“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