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思维
■皮海洲
最近,中青宝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甚至深交所也为此发出了关注函,而公司方面也就关注函作出了回复。但从中青宝的股权激励计划与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来看,市场对中青宝股权激励计划的质疑还是难以消除的。虽然该股权激励计划难言“吃相难看”,但其不妥之处还是较为明显的。
中青宝股权激励计划至少有两大不妥之处:一是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瑞杰以及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逸伦父子两人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大包大揽。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要激励公司高管及业务骨干的劳动积极性,以此来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中青宝公司也表示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但在中青宝推出的本次股权激励计划中,股权激励的总数是为106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4.03%。然而,在本次授予的不超过21人的激励对象中,李瑞杰、李逸伦父子分别授予了分别授予263万份股票期权,二人合计授予526万份股票期权,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日股本总额的2%,同时也占据了本次股权激励总数的约50%。李瑞杰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本就持有公司最多的股份,其利益本就是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还有必要再通过股权激励来将其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吗?显然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因此,该公司的股权激励更应该是将其他激励对象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李瑞杰、李逸伦父子大包大揽股权激励份额,实际上是削弱了股权激励的作用,没有更好地起到股权激励的效果
二是中青宝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的业绩门槛太低。因为该公司股权激励考核的财务指标仅仅只有一个,即营业收入指标。此次激励计划的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为:以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基数,目标为2022年-2024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和30%。根本就没有将净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纳入考核范畴。作为股权激励的考核不考虑盈利及盈利能力指标,这是较为荒唐的;并且,即便是营业收入指标,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和30%,这也是很低的。这样的考核指标设计仅仅只是聊胜于无而已。
激励门槛设置得如此之低,但中青宝在给深交所的回复中,对授予李瑞杰、李逸伦父子大份额的股权激励时却表示,“将李瑞杰先生及李逸伦先生作为激励对象,是基于其对公司的突出贡献和成绩及重要作用的基础之上作出的决定,有助于前述人员更好的全面领导公司,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符合本激励计划贡献与激励对等的原则,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广大股东的长远利益。”既然是有“突出贡献和成绩及重要作用”,为什么连一个营业收入的增长都是这么低呢?
实际上,正是基于上述两点,所以有舆论认为中青宝股权激励计划有利益输送嫌疑,认为李瑞杰、李逸伦父子“吃相难看”。对于这个说法,笔者表示理解,但却并不认同。之所以不认同,原因在于中青宝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的确定上。本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35.19元,即满足行权条件后,激励对象获授的每份股票期权可以35.19元的价格购买1股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由于上周五中青宝的收盘价为33.81元,因此,这一行权价格是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或是与市场价接轨的。因此,要让35.19元的行权价格能够获益,这确实需要公司在下一步取得较好的发展。不然,该行权价格至少从目前来看,是缺少吸引力的。因此,中青宝的股权激励计划在设计上确有不妥,但认为李瑞杰、李逸伦父子“吃相难看”,或利益输送,这其实也是不存在的。毕竟目前的市场价甚至比股权激励的行权价格还低一些。实际上,作为李瑞杰、李逸伦父子来说,与其参与股权激励计划,还不如直接增持公司股票来得更直接。
新闻推荐
周二,A股在降准利好刺激下,大幅高开,随后震荡回落回补跳空缺口,创业板领跌;尾盘创业板跌幅收窄,沪指翻红。沪指收盘上涨0.16%,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