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将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
总的来看,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三个方向,分别涉及剔除ST股及*ST股、延迟新股计入时间以及纳入科创板证券。
其中,在延迟新股计入时间方面,修订后的编制方案为,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为什么要调整新股计入上证综指的时间?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是上证综指重要的基础安排,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当前上市第11个交易日计入新股,不利于上证综指的表征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上交所在充分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经验,客观分析境内新股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股计入上证综指进行了调整。
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以及高波动性的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沪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连续涨停天数为9田,217只新股连续涨停天数超过10天,新股以涨停价计入不利于上证综指客观反映市场真实表现。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
因此,本次修订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为保持上证综合指数的良好代表性,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沪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实行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科创50指数要来了!6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为及时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为市场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上海证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