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股市 > 正文

娱乐一周见 疫情之下的电影产业 等待恢复生机的曙光

来源:华商报 2020-04-13 01:39   https://www.yybnet.net/

2020年1月23日,是很多电影人印象深刻的日子,《唐人街探案3》《囧妈》《紧急救援》《夺冠》《姜子牙》《熊出没》同一天宣布撤档。而就在此前的几天,《囧妈》为了票房提前到除夕上映还引发影院工作人员不满,《中国女排》刚刚改名《夺冠》,彭于晏、刘昊然等正分别为《紧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进行路演……各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在春节档赢得一场漂亮的票房仗。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将这一切拦腰截断,直到现在,社会已经复产复工,但电影院依然不允许营业,好莱坞大片纷纷撤档,整个电影行业焦急地等待恢复生机的曙光。

>>经济损失

全国第一季度票房损失150亿元以上

春节档对于中国的电影产业有什么样的意义?票房数字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由1.55亿元增长到57.2亿元;占当年总票房比重由2009年的2.5%提升到2018年的9.4%,观影人次由2009年的0.05亿人次增长至2018年的1.4亿人次。2018年开始,春节档票房进入50亿元大关,2019年春节档(大年三十至大年初六)票房已经累计达到58亿元。多位业内人士曾预测,如果没有疫情,2020年春节档票房有望突破70亿元大关。

与此同时,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市场经营风险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2019年1月到3月间,中国内地票房总额为186.16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即使保守估计,疫情下全国影院一季度票房损失也在150亿元以上。

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电影产业,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全球电影产业都受到了冲击,刘亦菲新片《花木兰》在首映后就宣布暂时撤档,目前,3-5月几乎所有好莱坞大片都退出了院线竞争,包括此前宣布延期一年后上映的环球影业新片《速度与激情9》,以及狮门影业制作的三部惊悚片《电锯惊魂9:螺旋》《内战前夕》《逃跑》,三部影片原定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登陆北美院线。据博纳总裁于冬透露,去年全球票房是440亿美元,同比,这个一季度直接损失就是100多亿美元。

>>产业冲击

疫情加剧中国电影结构性调整

这次疫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冲击,远远不止停留在票房上。

所有影片集体撤出春节档之后,《囧妈》片方欢喜传媒与字节跳动签订合作,宣布《囧妈》大年初一免费播放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和欢喜首映中在线首播,观众可以免费观看。《囧妈》是唯一一部春节与观众见面的电影,也是首次网络首播的春节档影片。欢喜与字节的合作内容主要是:字节以6.3亿元拿到《囧妈》的版权授权,有超6.3亿部分,欢喜可获若干比例分成;字节为欢喜首映平台导流;为欢喜的影视项目提供宣传推广;欢喜为字节提供广告、推广和异业合作资源;欢喜向字节提供主控电影联合出品署名权;双方第一阶段合作后尽快落实第二阶段细节,并签署相关协议。

这一消息,给刚刚经受暴击的中国电影产业又一击响雷,这一次震动最大的是院线。一份署名“浙江电影行业2万名从业人员”的紧急联名发声率先在网络流出,声称“《囧妈》免费网络首播的行为”给全国影院带来重大损失。随后,占据市场份额80%的放映机构向国家电影局市场处提交了《关于提请主管部分规范电影窗口期的紧急请示》,以表达对欢喜传媒和徐峥的不满。但这个不满随着电影院营业的遥遥无期而只能不了了之。越来越多的院线影片选择了拥抱网络。1月31日,原定于2月14日全国上映的动作喜剧电影《肥龙过江》正式提档至2月1日进行爱奇艺超前点映,成为继《囧妈》之后第二部改为网络播出的院线电影。随后《大赢家》也于3月20日晚8点开始在西瓜视频、抖音、今日头条、鲜时光TV免费播映。

新冠疫情是否会改变中国电影的播放模式,这对院线的打击是否致命?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士的看法普遍乐观。

无限自在传媒董事长朱玮杰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这是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为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一种临机举措,并不是一种可发展或者带来大改变的模式。相较于线上注重引流跟获得用户关注点播的模式,电影在院线模式下的票房成绩上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对于电影来说,能够走进影院当然是最优选择。”在朱玮杰看来,电影院所具有的社交属性,就是使它不会被取代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如果非要担心会有什么改变,可能是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但这种习惯本身是肯定不会消失的,甚至可能在后期带来一个反弹。这样说吧,哪怕你的生活里90%都是物质需求,只要那10%的精神需求或者精神娱乐存在,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个习惯或者模式就不可能消亡,电影院还是承载着仪式感的社交场景,独一无二。”

制片人、影评人谭飞则认为网络和院线共赢会成为未来的大趋势,“可能现在看起来,是网络想要抢夺院线的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两者竞争合作实现共赢才是长期的。网络挑选电影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比如文艺类的电影可能在网络播放上就没什么前景。而且网络没法完全取代电影院,电影院的社交属性、看电影的视觉感受是通过网络没法实现的。所以不用太焦虑,还是要突出自己不可被取代的优势。”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的结构性调整一直在进行,但疫情加剧了这个调整。疫情之后社会结构、社群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创造性需求、供给侧改革会进一步增强。同时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对我们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影响。他认为,技术发展对电影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不管是《囧妈》还是《大赢家》,把院线电影转到网上播放,会对电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互联网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要比对美国电影的影响更大。但互联网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我们一定要争取实现电影+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电影,我们要坚持电影内容为本,电影院的内容仍然是电影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网络消费模式可以成为一种有效补充,成为一个增量。”

>>影院生存

在危机之下思考变革

尽管对未来保持乐观,但电影院营业不到两天又被叫停的现状,还是让很多人尤其是院线从业者叫苦不迭。虽然商场基本恢复营业,但原先总是最热闹的电影院,如今依然关着灯不能营业。为了解决积压的卖品,很多影院开始清仓大甩卖。2月6日,电影博主在微博上置顶了“影院卖品清库存互助”的消息,请有需求的影院留下关于卖品种类、价格、邮费等情况。

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表示疫情对新建影院的影响非常大,据悉万达在全国有622家电影院,今年筹备的新电影院接近100家,“这其中至少有80家是要开业的,疫情对今年新建电影院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认为目前复工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内容可放,“为什么复工以后票房很低,就是没有电影可放,仅仅靠几部复映片是很难有那么大的魅力把观众拉回电影院的,更何况这些复映影片在家里的视频上就可以看到。对未来的消费者而言,首先是消费心理的影响,怎么样解除心理上的戒备,觉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安全的,这是一个难题。他预测,如果五月份的全国电影票房能够恢复到去年的一半,可能大家会有信心。“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五月份能恢复到去年同期20%就不错了”。

谭飞则认为,疫情期间,电影院也应该深度思考,在危机之下思考变革,“电影院应该考虑是否与更多的娱乐方式挂钩,例如亲子活动、图书配套等。市场不相信眼泪,不能靠同情发展,必须深度挖掘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产业才能发展。”谭飞表示,有的电影院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但一切都是在探索,效果如何还需要经过市场检验。”而导演陈思诚认为需要思考变革的还有电影公司,“电影公司也应该更多地去想如何能够增加未来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如何能告别目前比较传统只是靠卖票房这样的单一盈利模式。我们应该借这个疫情更加地去反思自己,我们从内容创作到未来真正的产业整合,能更多把我们的触角跨到其他行业里面进行产业联动,这样在未来也不至于抗风险能力这么差,电影院一关门脖子就完全被卡住了,没法生存了。”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迎来了电影业的全面发展,股市崩溃的同年,好莱坞举办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如同一个电影辉煌的预言,全美票房收入增长到了近7亿美元。捧红了秀兰·邓波这个曾经的美国国民巨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这些巨头电影公司,也都是在大萧条期间建立的。经济不好,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于是花点小钱去看个电影,是无奈的人们能够获得的最好的精神慰藉了。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娱乐行业得以迅速地发展。随着中国疫情逐渐被控制好转,社会快速进入复工复产的节奏,“报复性消费”成为大家期待的局面。

尽管电影院目前还不能营业,但一旦恢复正常,能否迎来爆发性的恢复?对此朱玮杰表示:“这全部决于观众,就像我前面说的,进电影院看电影这个习惯的恢复程度。其次,是市场在非常时期下被囤积的影视作品会不会井喷式的上映。”而谭飞认为疫情和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并不尽相同,“疫情是不可抗力的一种东西,不是口红经济效益。尽管疫情结束了,但大家的心理恢复还需要时间,大规模聚集的线下的娱乐样式还是面对非常大的挑战。”疫情冲击导致观众对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安全担忧,大面积恢复观影人次尚需时日。整个行业未来生存难题在于观众消费习惯的重建及消费心理的引导。

对于如何在疫情之后快速恢复观众和院线的信心,陈思诚导演建建议通过扶持大片来带动行业:“集中一些优势资源,包括宣传资源、影片档期上的调度资源甚至一些实打实的票补资源,来扶助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大片,把观众的热情拉回到电影院里。现在不是一两部片子的事,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一定要集中所有的火力优势,把一些片子往热了弄,往高了弄,调动头部电影资源让观众重新产生走回电影院的消费习惯。”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天福认为可以通过票补、消费券等方式拉动观影人次增长,刺激观影需求,恢复观影热情,他建议政府在疫情结束六个月里对上电影院线的所有电影要给予支持,“否则的话好片子不愿意上去,因为上去要亏的,为了恢复我们电影行业的元气,政府能否给予补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表示可以大力扶持公益放映,帮助观众建立信心,恢复观影习惯,为电影市场重新繁荣注入活力。

>>内容创作

抗疫作品更需要遵循创作规律

好的文艺作品,总是来源于生活、反映并思考生活,影视作品更应该如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大批围绕着疫情展开的纪录片最先扛起了荧幕宣传话筒,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沉寂了两个月的影视圈也开始纷纷加入抗疫题材创作队伍中来,抗疫剧《在一起》、抗疫电影《笑着对你说》、抗疫“网大”《疫见自己》接连宣布启动,编辑六六深入武汉,为电视剧进行采访。路阳、田羽生等导演也纷纷透露有创作计划。

谭飞认为疫情在影视创作中肯定会掀起创作热潮,但需要警惕短平快的想法,“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事件,必然会诞生一批作品,但质量好与不好还是与创作者心态有关,我不认为应该是短平快、一拥而上。还是应该遵循影视创作本身的规律,要出一个好作品还得认真再认真。”而朱玮杰表示如果疫情结束,市场一下子涌出很多关于疫情的影视作品,这将会是一场作品内容品质的筛选,内容决定票房,“因为我们在这场疫情中经历的已经足够惨痛和深刻了,大家可能会把焦点投向更多喜剧,用喜剧来释放内心受到的灾难和悲情的冲击,所以很多事情不能臆断。”他建议创作者一定要找到初心,“如果要创作这样的题材就要想清楚它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创作者自己要怎么去把控这类内容的尺度,还有观众对这种轻身经历的苦痛在影像上的重现,是不是会造成反效果。”

谭飞还提醒创作者千万不要闭门造车,“疫情的题材创作不容易,表面是一个重大公共事件,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小人物都值得去抒写。但实际上要写好不容易,不要光看新闻就创作,要做实地调查研究,素材的搜集采访,获得新闻里看不到的东西。再加上疫情还在发生,我们还没完全胜利,这个时候仓促动笔,没有跳脱出来,反而会因为离得太近,不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新闻推荐

莫拿美股当 A 股,瑞幸将“摔下悬崖”

随着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曝光,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中国证监会的核查,美国证交会的处罚,以及美国司法部的立案侦查都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更正与说明2020-04-12 00:51
评论:(娱乐一周见 疫情之下的电影产业 等待恢复生机的曙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