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场所防疫工作,员工每次进入单位或厂区时,应在入口处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然而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反映,当前能够便捷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温度计——“额温枪”货源短缺、价格暴涨。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投机者嗅到了“商机”,摇身一变成了“庄家”、“倒爷”,一条“炒额温枪的资金黑链”浮出水面。
有多紧缺
市场缺口约55万把
卖价从100元涨到700元
尽管身处国内最大的额温枪生产制造基地深圳,李敏(化名)一直到现在都未能如愿买到额温枪。李敏的工厂有几十名员工,计划配备两把额温枪,但在筹备复工过程中她发现,额温枪比口罩还难买。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额温枪是企业必备产品,不少企业为求通过复工审核,不惜以600元甚至700元的高价买一把额温枪(编者注:疫情前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普通款额温枪价格约为100元)。李敏眼看着额温枪价格被炒高,最后拿出家里小孩儿用的额温枪支援工厂。
企业复工、公共场所防疫是额温枪的两大重要需求来源。记者注意到,从2月份开始,一些地方的基层防疫队伍就已在到处寻找额温枪。在一些电商平台和网络社交平台上,零售价已从一百多元每件被“炒”到几百元甚至千余元每件。
2月18日,湖南邵阳市洞口县共青团委员会在网上发起倡议,呼吁当地群众捐献家庭自备电子额温枪,“县上的超市、执勤点等公共场所急需电子测温枪,而目前市场无法正常采购。”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额温枪多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因此厂家备货有限。疫情防控期间,市场需求突然被放大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生产企业产能在短期内难以跟上。
“国内目前仅20多家企业具备生产额温枪资质。”广东一家智能额温枪生产企业负责人何全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标准,额温枪的误差必须小于±0.3℃。
根据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的统计,在2019年之前,国内手持红外体温计的产量一直在20万把至30万把之间,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额温枪订单突然剧增,出现“一枪难求”的局面。
根据工信部2月初披露的数据,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市场缺口约为55万把。根据上述数据简单计算,这个需求缺口是过去两年产量的总和。
额温枪整枪价格被“炒”高也影响到相关元器件市场价格。一些医用额温枪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炒客”瞄上了额温枪生产的关键零部件——热感芯片和MCU(额温枪所需的处理芯片)。轮番炒作下,相关电子芯片已从正常的每片5元疯涨至每片95元。
炒客是谁
“倒爷”微信群、QQ群多如牛毛
有人直言“被骗怕了”
全面缺货的背景下,额温枪与口罩自然成了部分投机者眼中的“大生意”。
在某额温枪口罩信息交流QQ群里,每天都有为数众多的“中介”进群、退群。群主“小鸣”是群信息管理者,同时也是额温枪倒卖的“中介”。这个群大部分时间处于禁言状态。每天中午,小鸣一般会放开半个小时的群成员发言权,并告诉群内600多名“中介朋友”可以自由发布交易信息。其他时间可以找他付费发布信息,一条收费10元。
刚一放开发言权,群里的“中介”们瞬间涌出,各种交易消息刷屏。这些“中介”一般分两种,有现货的“中介”和求现货的“中介”。有现货的“中介”声称,自己手上有几百到十几万把现货,工厂直销,需要红头文件购买。而收购现货的“中介”话术一般是“要现货,能拍暗语视频,不要没看到货就谈订金。”
交易广告发出后,买卖双方对接需求私聊。实际上,类似的微信群、QQ群多如牛毛,每一个稍有活跃度的群都是一个额温枪倒卖“小江湖”。
记者了解到,在众多倒卖群里,“倍尔康”是出现次数较多的叫得出来的品牌,但蹊跷的是,不同的“中介”在不同的群里发的“倍尔康”产品图一模一样,都是同一张带有闲鱼账号水印的图片,但他们的报价却不尽相同。
更蹊跷的是,早在2月12日,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尔康)就在官网发布过一则打假消息,强调“倍尔康产品不会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销售,切勿上当。”广州南沙官方微信也发文辟谣。据了解,倍尔康是国内知名的智能体温计生产商之一。
小鸣对额温枪“倒卖内幕”也了如指掌,他在群里直言,“你们谁有现货的,靠谱可以走平台那种,可以找我给你们卖。几万、几十万(现货量)的那种,别来了。那种都是四五手。”
而在另一个倒卖额温枪的微信群里,有人直言:“被骗怕了,(所谓的中介)99%是没货的。”还有人感叹,“这几天我算是知道了,额温枪这玩意儿,全是‘倒爷’。”
2月25日,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也在自己朋友圈转发一篇“额温枪黑市”相关文章时评论道,额温枪全国能批量供货的企业不超过三家,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防疫需求,特别是短时间的需求。“我每天微信群里询单量都巨大,都说有政府采购文件,都不是业内人士。大家想想,政府渠道还不通畅?需要通过中介来找货?”他还无奈地表示:“每天还有人在工厂门口拍我司出货视频。”
货从何来?
有炒客重利诱惑有现货的采购商
有炒客用假公文套买真设备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稍有技术实力的额温枪厂商,产能基本上都已由政府调配,紧急生产用于公共场所防疫的额温枪订单。其他商业渠道的订单需求暂时难满足。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全网都没法以合理价格买到一把额温枪的原因。
既然额温枪在市场“一枪难求”,那么“炒客”手中的货源由何而来呢?
记者搜索百度贴吧内容发现,在不少网帖中有自称为“××疾控中心”或“××红十字会”者求购额温枪,且求购数量巨大。这些人大都声称自己手中持有相关部门为采购额温枪开具的“协调函”等公文。
“现在人工和原材料不足,产能有限。”华北地区一家额温枪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全国各额温枪生产企业为保障公共抗疫物资采购需求,均优先向持有“协调函”等公文的购买方供货。
“因为当前额温枪货源紧张,委托方往往同时为多家采购商开具相关公文委托其采购。”福建一家额温枪生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委托方最终只会按计划数量购入,这就导致一旦采购商们超量完成采购任务或多家采购商同时完成采购,一批炙手可热的“计划外”额温枪现货就很可能留在采购商手中。
有知情人称,这些“计划外”额温枪就是炒客眼中的“唐僧肉”。另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炒客重利诱惑有现货的采购商,拿货后再翻多倍价格卖货牟取暴利;也有部分采购商利欲熏心、罔顾法纪自己充当炒客。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企业缺乏对相关公文的核实能力,这也让一部分炒客铤而走险,用假公文套买真设备。据其介绍,由于不少公文都有电子文件形式,炒客使用图像合成技术“移花接木”“以假套真”,企业方面难以核实。
如何退烧
圈内企业忙扩产
圈外企业纷纷涌入
赛迪顾问发布的红外体温检测仪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生产该类产品的厂商约70家。
记者梳理发现,A股上市公司中,九安医疗、鱼跃医疗及乐普医疗是国内额温枪的生产“主力军”。
面对额温枪市场需求的井喷,“主力军”们纷纷进击,大力扩产。九安医疗今年大年初四就在刘毅的号召和带领下复工,所有在天津的员工及员工家属走上生产一线,昼夜两班倒赶生产。刘毅告诉记者,目前九安(iHealth)额温枪日产已突破1万台,对比去年同期,产能足足提升了3倍左右。九安医疗已经推迟京东、天猫旗舰店及线下商业渠道合计14万台已收款货物的发出时间,暂停一切商业渠道,尽全力优先保障公共卫生防疫需求。
刘毅还表示,公司也正在积极扩大产能,计划第一步达到日产1.5万台,第二步是达到日产3万~4万台。
据了解,iHealth额温枪是九安医疗2016年与小米合作开发的红外体温计产品。九安医疗方面透露,目前公司的400服务热线最高单日询单量超过一百万。“从当前订单量的情况来统计,预计今年公司额温枪的产量或同比增长5倍以上。”
另一家上市公司鱼跃医疗也对外透露,公司额温枪2月份内10天的产量就超过公司过去3年的产量。
原有厂商大力扩产,新进者也加速涌入。2月19日晚,昌红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柏明胜的经营范围增加“口罩与额温枪的生产经营”。万邦德也于2月21日晚宣布,公司将通过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及10万红外额温枪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464.7万元,预计今年4月建成。
此外,一些外行也在涌入行业。记者了解到,部分企业看到额温枪紧缺,也立马“赶鸭子式”开项目:半天出外观设计、三天出结构设计、一周后“投模”、预计三月中旬便能出货。
监管发力
多方合力严惩防疫物资囤积居奇行为
不久前,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和司法部已联合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为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一些地方也率先作为,在帮助企业协调额温枪等防疫用品的同时,征集相关违法犯罪线索。
在福建厦门,除口罩外,厦门市政府已从1月29日起将厦门本地额温枪生产企业的下线产品统一收储,用以调拨本地和福建省内复工企业使用;在陕西西安,警方公开向社会征集额温枪、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违法线索。
厦门一家额温枪生产企业负责人王丰文建议,有关部门可从国家层面构建应急防疫物资采购对接系统,在核算国内额温枪生产企业日产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平台的协调调度作用,既保障额温枪生产企业关键元器件供应稳定,也为没有额温枪生产企业的地区提供统一采购服务,精准投放,最大程度解决当前的市场供需矛盾,确保中小企业如期复工复产。
业内人士提醒,有关部门应关注针对热感芯片等额温枪所需关键元器件的囤积居奇行为,必要时应组建跨部门联合执法小组严厉打击。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陈丽天认为,对于伪造政府公文套买防疫物资后实施加价倒卖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在追究其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的同时,还应追究其非法经营罪。浙江大学刑法学副教授高艳东建议,疫情防控时期,有关部门可探索建立政府公文验真系统,为相关紧缺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提供权威核查渠道。
据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推荐
3月3日,三大指数高开,开盘后创业板指迅速拉升,盘中一度涨逾4%。临近上午收盘,指数总体高位盘整,科技股反弹较为猛烈。午后,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