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股市 > 正文

张江:科创板点燃企业研发创新激情

来源:新京报 2019-11-27 00:48   https://www.yybnet.net/

科创板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简称“咨询委”)委员、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总经理、管理合伙人张江。

科创板自去年11月提出以来,火速推进,于今年7月22日开市,成为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增量改革。

截至11月24日,科创板已经上市56家公司。

科创板起步如何?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新京报记者专访了科创板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总经理、管理合伙人张江。张江表示,科创板坚持了科创属性的初心,机构更愿意投资科创企业,企业更愿意投入研发。

越来越多的企业优先考虑科创板

新京报:科创板提出已经满一年,于7月22日正式开市,至今年11月10日已上市51只股票。如何评价科创板一年来的成效?科创板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江:整体来看,科创板表现非常不错。第一个方面,推进高效,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已经有50多家公司上市,另外有90家公司过会。

第二个方面,科创板真正达到了目的,就是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从未有过的创新和摸索,目前我认为初步成功。但接下来,例如在上市以后的监管等方面,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第三个方面,科创板坚持了科创属性的初心,无论是从企业的行业属性,以及它在行业中的科创地位、企业本身的科创能力,基本优于其他板块企业的平均水平。

科创板对科技型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和推动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在科创板刚刚设立的时候,我们也接触到国内一些不错的科创型企业,有些企业会说:“我们能够达到主板标准,我为什么要去科创板呢?”言下之意就是,科创板是达不到主板标准的第二选择。现在完全变了,很多企业优先考虑科创板,有些准备报主板的企业现在改去科创板,或者原本要去港股或者纳斯达克的,现在也优先选择科创板。所以,我觉得企业的这种转变也是表明,大家看到了这个制度的变化带来吸引力。

科创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很强的示范效应,因为是前所未有的创新,现在也已经有了复制的基础。

新京报:科创板已经有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表决权企业过会,一批此前难以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被吸引回来,科创板能否成为与纳斯达克分庭抗礼的市场?

张江:假以时日,科创板一定可以与纳斯达克分庭抗礼的,但是现在还为时尚早。科创板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宜施加太大的压力和期望,有些东西并不是说关注多了就能达到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需要慢慢调整。毕竟纳斯达克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创新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科创板目前来讲还是基于自身的定位和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刚刚起步,先要把基础打扎实一点,我觉得倒不一定急于求成。

新京报:监管层已经提出,抓紧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科创板的经验如何推广到其他板块?

张江:科创板不仅仅是上交所的科创板,更是中国的科创板。所以科创板很大的一个意义在于,积累经验和教训,为其他的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注册制未来有可能是大势所趋。不过,深交所创业板应该有它的独特改革路径,比如深交所是一个存量市场,有存量的上市公司,新老划断的处理方式,以及后续的监管,都有其不同点所在。但我认为创业板复制、借鉴科创板的意义一定会存在。对于科创板、注册制的定位是放在一个大局中来看,并不是说是哪个交易所的改革。

机构更愿投资科创企业,企业更愿意多投入研发

新京报:截至目前已有逾千家PE/VC入局科创板,科创板对创投机构产生了哪些影响?创投机构的投资逻辑是否发生变化?

张江:科创板对于创投机构肯定是一个利好。首先是多了一个退出通道。其次,有一些硬科技的行业,比如说医药行业,从研发到最终产品上市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说要等到企业产生盈利,投入的周期就非常长。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可以让企业更早地到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对于早期进入的创投机构来说,也缩短了投资周期,能更早地退出,也增强了创投机构支持这类企业的动力,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

科创板对于科技企业本身是一种支持,同时科创板也提供了一种方向的指引,因为有资本市场的支撑,包括基金、创投机构会更愿意去投科创型企业。更进一步,很多创业者以及科技企业,也更愿意在科技研发环节或者在科技子公司里投入更多。总体来讲,不光是创投机构,各个方面都愿意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的投入,这也达到了我们的初衷和目的。

同题问答

新京报:2019年让你印象最深的经济事件是什么?

张江:肯定是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

新京报:2020年你最看好哪项新科技?

张江:我更关注能够提升中小企业效率的科技,能带来数以百万计企业的能力提升,以更低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新京报:假如你在2020年开始创业,会做什么?为什么?

张江:消费。其实中国是巨大的一个市场,大多数的消费品都值得再做一遍,关键是创新。

新京报记者顾志娟

新闻推荐

王石“剧透”万科年报引爆股价 别把信披当儿戏

一家之言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及其他能够获取信息的知情人不经意间的言论,或许并非有违规的故意,但往往会造成违...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张江:科创板点燃企业研发创新激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