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在揭牌仪式后,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接受了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
在雷凡培看来,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是全面加速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全面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提升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重点体现在3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加快完善船舶工业一体化战略体系和军工核心能力,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二是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攻克瓶颈短板,发展壮大主业实业,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是有利于大幅提升我国船舶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增强竞争优势,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中国船舶集团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47家,资产总额7900亿元,员工31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重组合并后,中国船舶集团将会推进哪些资源整合工作?
雷凡培表示,将加快一体化融合,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稳妥高效完成联合重组任务,促进文化和管理融合,切实发挥重组效应,实现1+1 > 2的重组效果。苦练内功,加快“处僵治困”,进一步促进瘦身健体和降本增效。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对于重点项目的后续推动工作,例如已经开工的豪华邮轮、航母等工程,雷凡培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科技研发的创新体制机制,瞄准“卡脖子”问题,集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系统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提高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推出技术性能先进的产品。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步伐,发挥技术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船舶建造生产组织方式的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此次合并重组之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已分立20年。
谈及这20年来“两船”的主要成绩,雷凡培认为,船舶工业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船舶工业从起步那天起,就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两大船舶集团同根同源,是我国船舶工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自1999年诞生以来的20年中,两大集团始终牢记军工报国的初心和强军兴军的使命,并肩奋战,密切协同,全力履行保军强军首责,按期优质完成了航母、核潜艇、大型驱逐舰、两栖攻击舰等先进舰船装备的研制任务,为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年来,两大集团奋力搏击国际市场,与欧美和日韩造船强手同台竞技,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民船出口占比保持在80%以上,引领中国船舶工业转型高端,有力支撑了中国崛起为造船大国,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海事业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那么,未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军、民船舶领域的发展?
对此,雷凡培表示,将有三方面举措:
一是将牢记强军兴军首责,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研制一流装备,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聚焦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效率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在经济规模、质量效益、技术创新、产品服务、运营管理、国际化、品牌价值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和飞跃;
三是将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主业实业。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压缩一般性贸易规模,不断提高实体制造业的比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空间布局,持续提高产业竞争力。发挥科研开发与装备集成等优势,加大海洋防务装备和船舶海工装备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转化,壮大海洋科技创新应用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将加快建设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为世界一流海军建设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雷凡培说道。
新闻推荐
记者龙力11月26日,浙商银行早盘高开0.2%,随后股价快速下挫至4.88元/股,在上市首日盘中便跌破了发行价4.94元/股。事实上,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