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734家、总市值约4万亿元,2017年上市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5.53亿元、平均净利润1.25亿元……创业板成立9年来,持续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已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重要窗口。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91%,为自主创新提供重要支持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代表齐聚深交所上市大厅,敲响登陆创业板的钟声,宣告创业板正式启动。
与主板市场相比,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以首批28家企业之一的爱尔眼科为例,从2009年到2017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了近9倍,达59.63亿元;门诊量从79.74万人次增长到507.63万人次。
深交所数据显示,目前创业板有高新技术企业670家,占比91%;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540家,占比74%。
“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利用资金优势加大研发投入,能够帮助其成长为中国具有创新潜力的群体。”深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
9年来,创业板公司累计研发支出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5%。2017年,有28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20%。大量的研发投入,使得创业板公司能够凭借技术实力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持续领先于全市场。
给人才提供广阔空间,133家企业控制人来自高校
人才是创新链条的根基,也是实现创新创业的根本保证。数据显示,创业板734家上市公司中,有133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曾就职于高校或科研院所,37家公司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股东背景,14家公司由科研院所转制而成。此外,还有48家公司的创始人为海归。
截至目前,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共有在职员工138万人,其中博士及博士后4000余人,硕士5.3万余人,本科毕业的近44万人。
“一大批各个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在创业板成功创业,这能够进一步激励高层次人才、技术团队投身创业大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吸引大量高层次人才、海归、科研人员投身创业事业,创业板也能为科技成果转化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约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超过5万名核心人员,其中核心技术人员等非高管人员占比96.9%,对留住人才起到较好作用。此外,192家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发展与核心骨干员工利益绑定,与员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保障公司发展。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累计分红1100亿元
在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杰看来,在创业板的推动下,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性新兴企业代表,已经开始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管理的全过程中,以责任营造价值,以责任支持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数据显示,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支付各项税费共计626亿元,税收贡献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就业岗位138万个,同比增加14%;支付职工薪酬1491亿元,同比增长27%。在创造税收和就业机会的同时,创业板公司还具有强烈的分红意愿,积极回馈投资者。
据统计,创业板公司自上市以来至2017年末累计分红总额达1100亿元,上市后各年持续无间断分红的公司高达202家。“强劲的现金分红能力,折射出近年来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经济环境下,新经济企业业绩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业内人士分析。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2018年11月21日,上交所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停复牌指引》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