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A20~A22
现代人的社交范围广泛,社交平台众多,直接导致个人“朋友圈”里面的朋友数量水涨船高。就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很多人动辄几百上千个好友,还加入了几十上百个各种各样的微信群。
社交平台扩大了人们的交际面,但是朋友圈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广告和拉票内容刷屏,其中的谣言和虚假信息可能对人产生误导。也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虽然自己的微信好友成百上千,而当自己遇到困难求助的时候,真正能够翻出他(她)的对话框留言,或者是翻出他(她)的通讯录拨打电话的,似乎就是那么几个人。于是,有一些人开始定期精减朋友圈,以保证朋友圈的质量。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5%的受访者会定期精减朋友圈,26.2%的受访者不会。有网友认为精减朋友圈是正常的事情,社交账号上的好友很多是因为临时性事务加的,没有需要的话,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删除。也有网友对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没什么大要求:爱看就点,想点就赞。不管什么圈,包括微信朋友圈,都是一面魔镜,只要愿意睁眼看,总可以看到世相的变幻和奇幻。
关于定期精减朋友圈这件事你怎么看?手机社交软件里的众“好友”你删还是不删?请看本期“争鸣”。
刘鸿亚
站在少数一边,不一般□三耳秀才
时不时,我的微信会收到一条信息,上面写的是“限时免费清理,系统正在检测删除、拉黑我的人,勿回……”看这些信息的发信人,我经常会感到惊讶,这是谁?我的朋友圈里为什么还会有他?
随着人们用微信的时间越来越久,很多人的微信通讯录动辄就有几百上千的好友。不过,根据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邓巴的统计,人类社群规模其实只有150人左右。也就是说,朋友圈里大部分的人其实与你的生活没有太多的交集,只不过因为某件事而产生了联系。
如果在以前,这样的人或许会彻底从你的身边消失,但是因为有了朋友圈,他却可以偶尔出现在手机上,如同“僵尸”那样,时不时地蹦出来吓你一跳,让你拼命思索,你与他究竟是在何时,因为何事相识。
有些人会觉得无所谓,如同看戏剧一样,欣赏一下他朋友圈的内容。有些人则感觉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将那些不太重要,交往不多的人从自己的人生中“删除”。
朋友圈、Facebook等社交媒介的兴起,看似是让人们的交流变得紧密,节省了人们会面的时间。但是,它出现的核心恰恰是因为现代人过于孤独。
孤独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进化心理学家约翰·卡乔波在《孤独:人性与社会联系的需求》一书中说,孤独如同“饥饿”,它们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预警信号,提醒你某种匮乏的存在。
由于人们“饥饿”,才会不断地刷朋友圈,以观看者的方式介入别人的生活,假装与别人建立了联系。但是,如同《一起孤独》这本书中所说,联系终究不能转化为人与人面对面的对话。两个人对话,彼此可以从对方的神情动作等微妙的变化中得到回应,相互展现真实的自我。然而,在文字或者语音中,人们很难猜测对方对你的态度,只能通过臆想去推断。于是,人们用文字交流,更加会小心翼翼,尤其是与父母、老师或者上司之间,字斟句酌,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的情况屡见不鲜,以防别人误解你说话的意思。
臆想的出现,让朋友圈里面的人往往呈现两极分化,有些人会不断发朋友圈,记录下自己日常的生活,频繁地晒出自己吃过的饭、走过的地方;有些人则将自己封闭起来,要么一条不发,要么仅仅转载一些公众号文章。
其实,这两种人的表现,都源于同样一种心态。那就是在社交媒体上,将自己默认为处在舞台中央。有些人会在舞台上不断表演,想象自己处在聚光灯下,享受“鲜花和掌声”,看到一个个赞,从而证明自己的价值。有些人则会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以防自己的隐私被过多的人看到,生怕别人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社交媒体让人们变得更自恋。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删除不熟悉的好友,其实是保护自己,防止陌生人有一天会突然冒出来,吓你一跳。有些人呢,则更享受被陌生人注视,“观众”有多少,他们觉得舞台就有多大……
微信朋友圈“瘦身”要看心□李俊杰
人家咋样我咋样,跟着人流走,求个心安吧!这就是人们长期实践的从众心理。股市折腾,有点经历的股民都知道二八现象,即八成的股民是亏的,只有二成左右的,才有可能跑赢大盘。
把二八现象和从众心理放在一起打量,从长期来看,或者说,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人生态度,就有了大致模样。那就应该是,站在少数一边。其结果或许是:站在少数一边,那就不一般——只要是在对的方向上,你就是英雄,就算不成功,也是一壮士。有了这样的基本判断,我们再来看微信朋友圈的新气象就有谱了!中青报调查数据表明,50.5%的人会定期精减朋友圈,26.2%的人不会。
先分析少数派。朋友圈的朋友是如何加上的?当然有“基本盘”:是生活中的朋友,这才加的微信。更多情形很可能是:泛泛之交也加上,一面之谈也加上,甚至,陌生人也给加上了。“微信朋友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事物,是跨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泛社交平台。说到底,你不能一根筋,或者准确地说,你心中得有一杆秤,不能把整个圈的每个人都当真朋友了。因此,只要不是骗子以及狂发广告的。你就由着他们存在吧!我认为这是少数派的基本倾向。当然,少数派中也有不爱思考的,说白了,就是懒,当初因为某个原因,加上就加上了,事后也曾忖过“某某某不足为友”,但是懒,也就算了。
我是一个写作者,微信朋友圈,我当作写作训练的一块园地。有事没事琢磨琢磨语言,觉得有那么点意思,就发一条吧。发了,我当然也有一点小盼头。但是,说实话,我对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没什么大期待:爱看就点,想点就赞,就是你真的想删我,我也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什么圈,包括微信朋友圈,都是一面魔镜,只要真睁眼,总可以看到世相的变幻和奇幻。
是的,在微信圈中,在我们这个时代新生事物中,我们总是可以更敏感地感受到自我和时代,各自的手按各自的键。
“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明知道这段话不是杨绛先生讲的,但我仍在此引用。因为我觉得这话真有理。领悟此理,朋友圈内,删不删不够朋友的“好友”,那就不算什么事了。
本期周刊文章将发送至半岛客户端“快读”频道。扫一扫,更多精彩极速浏览。
前几日,收到一则短信:“朋友圈测试,打扰勿怪。”虽然和朋友相交多年,感情笃厚,但收到这消息还是感觉怪,觉得不该发。静下心来,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也并无差错,只因交际面大了,朋友圈也该精减。
现在各种刷屏、拉票、晒美食,自然少不了朋友圈。经历过那条“测试”信息,见网上也在热议“定期精减朋友圈”,不禁思考:微信我该删好友吗?开始也犹豫,可答案很快在脑中浮现:应该。
当微信中除了亲人、朋友,还可能加了街角偶然认识的人时,就开始觉得交友很多,可后来发现这些人大多与自己没有交集,只喜欢晒娃、晒旅游等,对自己并没有价值。这时候,就很容易“手滑”将其清理。可当对方有事找你,发现被删其实都是不爽的,所以清理时,最好告知对方一声,这样会减少很多麻烦。
朋友圈不是一种捆绑关系,加好友是双向选择,可删除却是单项选择。对于大多数无恶意的微信好友,删除时是可以说的。若有人做微商总发广告不常聊,我会礼貌回复:“很抱歉,您的商品暂时不需要,有需要再联系。”虽觉打扰,却知对方不易,所以不去删。说起来,精减朋友圈其实也是门人际交往的艺术。
有时往往发现,微信通讯录朋友成百甚至上千,可常聊的却寥寥无几。很多是加了好友后,就沉水了,无任何互动。久而久之,就培养成了“僵尸粉”。删与不删,似乎都让人很纠结。曾看过一报刊调查问卷,对两千余名受访者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有半数人会定期精减朋友圈,而剩余那部分人不会,他们觉得虽不常聊,但假如互不影响,大可不必直接“做减法”。
想起小学毕业时,父亲问我:“你和谁最好?”我回答:“和谁都很好!”说完闭目把全班同学名字都默背了一遍,无一疏漏,自觉很得意。但后来听了《一个半朋友》的故事,大概是父亲考验朋友,让儿子去找他们说自己犯罪了,那半个朋友会给他儿子钱,让他远走高飞。而那一个朋友会让自己儿子去顶罪。听完才发现,身边半个朋友都很难得,那一个朋友只是传说。放这里看,一生中能够遇到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朋友,已是无上福分,肝胆相照的朋友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也从那时起,对朋友以真诚相待,加朋友圈,便会注重质量。所加之人,皆是能让自己开心或让彼此受益之人。“朋友多了路好走”这样的人脉能够改变人生是不假,可若缺少深度交流,并不是想真心交朋友,无谓去付出和维持关系,也没有意义。因此,加圈时都会按重要程度分类,广泛结交时,亦会由“心”来做选择。
《夕拾》周刊投稿邮箱:
bdrenwen@sina.com
新闻推荐
近日,工信部官网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网络安全威胁态势分析与工作综述》,指出非法“挖矿”严重威胁互联网网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