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刚
■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消费降级现象或者感受强烈很正常,但理性分析,这并非普遍的消费降级,而且,有些降级可能只在想象中或即时存在,并非现实更不代表趋势。一些人眼中的消费降级,在另一些人那里其实正是消费升级。
过去数年,消费升级一直是国内消费品市场主要趋势,近一段时间,消费降级则成了新话题。而且不但有微观场景描写:“吃涪陵榨菜、喝二锅头、上拼多多”;也有宏观数据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来到了15年以来的最低。甚至有人说,“还没来得及消费升级,就已经开始消费降级”。果真如此吗?
在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中,升级不外乎遵循消费品种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消费内容从物质转向精神、消费方式从数量转向质量的路径,反之则为消费降级。2010-2017年中国第三产业GDP占比从44%提高到51.6%,消费占比从48.5%提升至53.6%。食品烟酒、衣着等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比重逐年走低,高端消费品和海外购物以及交通、通信、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类消费持续提升,很明显,中国的这一轮消费升级和消费扩张走得相当扎实。
既然居民消费仍在升级通道,为什么消费降级会成为热议话题呢?
其实,这并不矛盾。消费行为的差异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避免。消费升级的过程并非一马平川,对所有消费者来说,消费升级也不能齐头并进。某些时候,一些制约消费升级因素的存在,对部分群体来说,既会导致真实的消费降级,也会加重消费降级的感受。在有别人消费升级作为参照物的前提下,反应甚至会更加强烈。比如,对租房和想买房的人来说,房价带动租金价格上涨必然挤压可用于消费的资金;再如,股票市场震荡下行,理财产品出现问题,导致金融资产缩水或收益下滑,让一些人花钱也得悠着点。另外,有的所谓“降级”,可能只是情绪的宣泄和对现状的不满,因为挣钱没见多,而信贷可得性又不如以往,想买而买不起或不得买的东西也就更多了。所以,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消费降级现象或者感受强烈很正常,但理性分析,这并非普遍的消费降级,而且,有些降级可能只在想象中或即时存在,并非现实更不代表趋势。
而那些所谓“论据”虽然听来形象但未必经得起推敲。一些人眼中的消费降级,在另一些人那里其实正是消费升级。因为消费者是他不是你。在一、二线城市白领看来,低价的拼多多是消费降级,但对拼多多的三四五线城市的真正目标用户来说,拼多多通过“渠道下沉”的差异化竞争,让他们得到高性价比产品,带来的却是消费升级。同样,把吃涪陵榨菜贬为“消费降级”也不合适,要知道,在诸多品牌的榨菜中,涪陵榨菜恰是高端系的代表。喝茅台的改喝二锅头,当然是消费降级,可茅台酒价格下来了吗?没有,滞销了吗?也没有;而原来喝散装白酒改喝二锅头了,又何来消费降级之说呢。所以,看似不同“等级”的消费品,对于不同收入群体的人而言,都有可能是“消费升级”的标志。不具体分析消费主体,硬往“消费降级”上套,只会南辕北辙。
社零数据的下降当然值得关注。但社零数据下降并非近期才出现的事情,这些年一直如此,消费升级进程的加速同样也在此期间发生。今年前7个月社零数据创下了2003年以来15年新低,主要和汽车消费零售额持续下行及房地产相关消费表现较差有关,但在宏观去杠杆和楼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由此而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阶段性调整,并非不可理解,简单与“消费降级”挂钩更显武断。何况,由于社会零售总额主要统计商品消费,而未包括服务消费,而两者都包含在内才是最终消费支出。事实上,这些年来,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一直在增大,这显然更能准确反映当前居民消费升级现状和消费全貌。
因此,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强,无论是收入增速的趋缓,还是房价和房租的上涨以及股市的低迷等,都会对广大居民的购买力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也会带来情绪波动,对这些制约消费升级的因素,我们必须正视而且要努力消除,但我国消费升级趋势并未逆转,中国消费市场潜力仍然很大,有太多的人还有大量的需求亟待释放,深入挖掘并不断满足和提升广大民众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与中国服务的升级仍大有可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纯友麦草方格神奇治沙、大数据“志留云天”、荒山上兴起葡萄酒庄、荒原上崛起煤制油巨头……8月28日至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