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了工会和商界领袖,并随后于当晚发表全国讲话,向“黄背心运动”开出了和解条件。马克龙在讲话中宣布最低月工资从明年起将增加100欧元,并承诺取消对加班费征税,对低收入人群实行特别免税,部分了满足了“黄背心运动”的要求。
这位誓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年轻人,曾经多次表示不惧街头政治,为了法国利益“虽千万人吾往矣”。然而,怀揣理想主义的马克龙,也不得不在严峻的现实前低头。
为了平息“黄背心运动”不断传递的怒火,马克龙其实在上周已经做出两次让步。第一次,12月4日宣布未来6个月暂停上调燃油税计划,重新与各方磋商制定新的燃油税方案。第二次,12月5日再次宣布2019年彻底取消上调燃油税计划。第二次让步距离第一次不到24个小时,马克龙的急迫之情,亦可见一斑。
燎原之火不会轻易熄灭,马克龙的上两次让步在周末被证明只是杯水车薪。“黄背心运动”上周末继续进行街头抗议,仅8日就吸引13多万人参与,与12月1日周末抗议相比,人数未减,声势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被拘捕的抗议者达1220人,几乎是上一次630人的两倍。尽管法国警方早就严阵以待,做了充分准备,但丝毫阻挡不了“黄背心运动”迈向第五周的步伐。
“黄背心运动”为什么“得寸进尺”
第一,经济上看,“小恩小惠,太少也太晚了”。“黄背心运动”始于燃油税,但已超越燃油税。马克龙政府既有点“找不着北”,也难以“与时俱进”。
“黄背心”抗议者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分散化、多样化、极端化的趋势。工人们在抱怨低工资、高税收、高物价以及高失业率;学生们抗议马克龙的教育改革,反对通过系统性选拔进大学;农民们要求提高农民收入,反对限制农产品涨价;卡车司机要求取消二级公路的限速新规,抗议削减加班费。如将这些眼花缭乱的诉求归结起来,无非是要求政府削减税收,提高最低工资,扩大社会福利等等。有抗议者声称,“马克龙将面包都分给富人了,现在给点面包屑就想将我们打发走。我们也要吃面包,而且是夹着肉的面包”。
第二,政治上看,“老虎不发威,你当是病猫”。“黄背心”们认为,他们抗议的不仅是马克龙执政的内容,更是马克龙执政的方式。
马克龙少年得志,除了短暂担任经济部长外,并无什么从政经验。民众本期待他上任后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团结一切力量,全面激发法国社会活力。但马克龙却被指未与民众充分沟通交流。有抗议者认为,“即使马克龙不得不与民众见面,也能看出他在做秀,因为他连倾听的姿势也不愿摆出来”。马克龙久居庙堂之上,或许缺乏一些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理解。但法国民众对“草野”生活之艰辛却是异常敏感的,而这种物质上的“匮乏感”又因为政治上的“疏离感”被进一步放大。“夺回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力”已成为不少法国人“上街”的理由。一位70多岁的抗议者表示,“我不是来抗议福利待遇的,我是来帮助弱势群体夺回政治权利的。马克龙认为我们是傻瓜,完全视我们为无物。我们要团结起来,让马克龙下台”。
第三,文化上看,黄背心运动是“移民恐惧症”下的一次文化“苦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当今法国,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观念在民众间已日趋淡薄,但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却因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移民的剧增而更加凸显。
不少法国人认为,穆斯林移民给法国工薪阶层带来很大冲击,不仅抢了法国民众的福利,也抢了法国民众的“饭碗”。穆斯林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正在侵蚀着法国固有的基督教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而马克龙公开倡导多元文化和包容的价值观,在一些法国人看来,他对穆斯林移民在低端劳动力市场引起的竞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本土法国人却十分严苛。
也许马克龙并无偏袒移民之意,但在“黄背心运动”这个大筐子里,所有反对马克龙的情绪都能装下。民众被这种“愤怒文化”裹挟着,不断地呼喊着“马克龙下台”的口号。他们喊得太响,走得太远,似乎已不满足于当初为什么而出发。“黄背心运动”中有人主张与马克龙政府对话,但很快遭到别的人反对,“我们要的是革命,抵制文化入侵、全面改造法国文化的革命”。
马克龙改革会否“前功尽弃”
法国长期以来依靠高税收来维持福利体系。法国的福利水平够高,但代价也够高。法国政府每年用于福利保障的开支多达7000亿欧元,在政府缺钱的日子里,已难以为继。马克龙日思夜想的就是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做大法国的税基,尤其是面对英国脱欧良机,可以吸引更多大公司“弃英就法”,因此他在全国讲话中并未开征针对富人的“财富税”,致力于提升法国营商环境。无论如何,马克龙已将政治声誉和前途与改革绑在一起。改革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
但马克龙改革无疑将面临更多掣肘。一方面,他在法国的政治根基受到“黄背心运动”冲击。马克龙在去年总统大选的第一轮胜出,得益于菲永的丑闻和社会党的溃败,他第一轮得票仅24%,而极右和极左加在一起得票超过40%。马克龙最终胜出,也并非完全源自民众认可,更多是源自民众对勒庞的“恐惧”。此次“黄背心运动”扩大了他与民众之间的裂痕,各种关于马克龙的负面评价经过社交媒体传播已成为“共识”、“常识”,没人会认真去甄别是“极端口号”或“假新闻”在作祟,“富人的总统”的称号似已坐实。他在“穷人”眼中的威信已严重受损,在改革进程中只能更加小心翼翼,以免再度激起民众“仇富”情绪。
另一方面,马克龙在欧盟的地位也有所动摇。马克龙视欧洲改革为其众多宏大改革计划的一部分,他呼吁建立欧元区共同预算,深化欧盟财政改革,支持“多速欧洲”,建立“欧洲军队”,但这些大胆超前的主张曾招致“好高骛远”的批评。欧洲的反对派曾质疑,“马克龙连国内改革都搞不好,凭什么对欧盟改革指手画脚”。马克龙的困境是,如果要让法国严格遵守欧盟财政纪律,就要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但当前法国经济放缓、失业率高企,马克龙又答应提高最低工资并降低税收。如此一来,法国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赤字,违反欧盟财政纪律。如果马克龙剑走偏锋,采取像美国那样极端的减税政策,或许可能激活法国经济潜力,但又会得罪欧盟。对一心想在默克尔之后继任“欧盟领袖”的马克龙来说,这也是无法接受的。
“黄背心运动”让马克龙对改革不得不三思而行。马克龙搞改革,在位仅18个月支持率便降到20%左右。下阶段改革,马克龙可能会换档前行,先易后难,甚至“暂停”一些争议较大领域的改革,花更多时间去做解释说明工作,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凝聚共识,沿着最小阻力方向推进改革。
“黄背心运动”是否“盛极而衰”
“黄背心运动”是社交媒体催生出的一场无精心组织、无严密纪律、无政治目标的自发性群众骚动。作为“三无”运动,这给马克龙希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带来难度,既找不到能够对话的运动“领袖”,也拿不准如何去满足那些层出不穷的“诉求”。不过对于极右极左等政治势力来说,“黄背心”同样飘忽不定,始终与他们保持着距离。
“黄背心运动”日益增加的暴力行为招致越来越多的反感。根据法国媒体民调,有47%的受访者认定运动是暴力行为,59%的受访者对运动方式深感担忧,法国民众对运动的支持率也由高峰时期的80%以上降至66%。而且“黄背心运动”各种诉求本身就自相矛盾,情绪宣泄大于理性斗争,马克龙迟到的妥协也满足了“黄背心”部分经济诉求,多少会起些分化作用。
法国政治体制赋予了总统巨大的权力,马克龙既不会辞职也不会被议会罢免,也许他领导的政党会输掉欧洲议会选举,也许他会换掉总理来“丢车保帅”,但马克龙即使跛着脚,也能继续往前走。而“黄背心运动”还能持续多久,现在说不好,也许一次西伯利亚寒流便能让“黄背心”们打道回府。
回看“黄背心运动”,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马克龙曾经雄心万丈地宣称,“要让全世界听到法国的声音”。现在“黄背心运动”却以一种马克龙不愿看到的方式实现了他的“心愿”。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巴黎12月10日电(记者韩冰应强)法国总统马克龙10日晚在向法国民众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加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