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法国新闻 > 正文

亲子阅读也要保持“中庸”,勿用力过猛

来源:甘南日报 2018-03-20 11:10   https://www.yybnet.net/

□林宏

经常在妈妈群为大家推荐绘本,虽然看上去不过是一本书,但对于我来说,却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每一本绘本都可能对一个孩子,或者很多孩子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充满正能量,直到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寒假里,我带着几个孩子玩了一把“绘本创意写作”,平时写个日记都叫苦不迭的孩子,竟然兴奋地叫着:“我好喜欢写作文!”在这个一张一弛的写作课程中,听故事的快乐+大开脑洞的争论+充满创意的作品,似乎真的打破了“写作难”的魔咒。

课程结束后没几天,一个妈妈找我来抱怨:“林老师,为什么我们家孩子不愿意写东西了?”这个孩子在课上是表现最活跃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后来我才知道,他妈妈又走回了一条老路——命题作文,妈妈认为既然你开始爱写作文了,那应该什么都可以写,用力过猛,结果孩子又走了回头路。

兴趣往往是一件事情的好的开始,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受到过猛的外力,兴趣往往会变成压力,反而适得其反。亲子阅读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很多父母会纳闷,我们也买了很多书,也给他读的,为什么他并没有表现出爱读书的样子呢?难道是自己的声音不够有吸引力?

其实亲子阅读和父母是什么专业、什么声音无关,虽然听专业的播音人员的声音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在身边陪伴阅读,就是最幸福的事情,而你的声音也同样是他心目中最好听的。

如果你真的明显地发现,孩子不愿意听你讲故事,或者为了不冒犯你的“权威”,勉强来听故事,那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也许你踩到了“雷”——

把阅读当成任务来执行

一次到朋友家聚会,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游戏、看动画片,完全沉浸其中,叫名字都听不到。大家都知道孩子看电视太久不好,于是让我给他们讲个故事,转移一下注意力。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缘”很不错,于是我迅速进入“大朋友”的状态,对他们说:“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你们都在期待小朋友们的“欢呼雀跃”吧?并没有,他们视我为“透明人”!你们以为我会难过吗?并不会,我迅速带书离开现场,不能让孩子觉得是书打断了他们的快乐。

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如果变成一种被迫,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就没有了价值,甚至让人有了压抑感,甚至厌恶感。所以阅读不是一种取悦,而是一种有身价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主动地来接近,进而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比如规律和仪式感,阅读不是任务,而是像吃饭一般的存在,没有人会随时都想着吃饭,而是一日三餐的规律。阅读也是一样,除了孩子主动去接近书,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阅读时间固定下来,形成规律。比如睡前阅读,一到那个时间点,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有条件反射,捧着书来找你,或者自主阅读。

梓伊妈提醒:不要用力过猛,把阅读的段位抬得太高,甚至凌驾于孩子的其他喜好之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慢慢领悟到的道理,而非不停地说教。只要给阅读一个每日固定的时间,不断积累,才会让阅读成为孩子心目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把阅读变成了一种严肃课程

有一次,妈妈群里有一个家长很开心地说,她买了一本书,里面有导读,告诉父母该怎么讲,甚至还有可以问孩子哪些问题,给自己节省了很多时间。众多妈妈在问是什么书,哪里买。这种书我也见过,但我一般不会看导读,而且我给孩子讲故事,也不会主动去问很多问题,因为我自己有阴影。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80年代初,我每个月都有《幼儿画报》可以看,但慢慢地,我竟然会害怕每个月收到它。为什么呢?因为每次讲故事之后,妈妈都会让我说说学到了什么道理,然后家里的长辈又要让我当众讲故事。我不喜欢!

当用力过猛,孩子好不容易激发的兴趣被附加了束缚,就会像我一样时刻充满紧张的情绪。这就是很多父母说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原因。为什么我想开开心心地听故事,却一定要在最后说一下学到了什么?

于是,孩子把听故事当成了一种小折磨,当不得不听的时候,就会时刻紧张着,思考着妈妈会问什么问题,如果答不上,会不会被批评?这,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阅读是一个将心比心的过程,给孩子一个绝对放松的过程,收起说教的欲望,让孩子自己在故事中自由地汲取营养。更何况,很多优秀的绘本不会给你单一的道理。比如《迟到大王》,你是要给孩子一个不要撒谎的人生道理,还是要告诉孩子人生就是会有这样离奇的事情发生?比如《我绝对绝对不吃蕃茄》是教育孩子不要挑食,还是要哄孩子好好吃饭?当你自己都不知道道理是什么的时候,那就没有道理可讲。

梓伊妈提醒:阅读并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而是让他们感受到快乐的,有时候哈哈大笑也是一种成果,有时默不作声也未尝不是一种领悟。找到自己内心中的小孩子,会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视重复阅读为浪费时间

一次,我在幼儿园和父母分享阅读技巧,一个妈妈很苦恼地对我说,“为什么我们家孩子总是要重复看同一本书,都快翻烂了!这是不是有问题?”

没问题!相反,是很好的现象!

我也曾经有过1个月,每天晚上都要讲《愿望树》,讲得我都快背下来了,但女儿仍旧百听不厌,从只听、到开始问问题,再到她自己讲,这个过程,她在自己寻找故事的内核,甚至在想小熊贝蒂当时在想什么,会伤心吗?会孤独吗?如果我在它身边,会对它说什么?

我们家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孩子想吃什么,就一次吃个够;当她想听什么,也随她听过瘾。比如,她对《阳春白雪》的琵琶曲无比上瘾,曾经连续听上几十遍,直到我手机没电。后来的惊喜就是,本来要1个月才能熟悉起来的曲目,她半个月就上手了,而且连老师都夸她进步神速,有了突然开窍的感觉,你能想象一个原来一说弹琴就无比沮丧的孩子,会突然间兴奋地每天期待音乐的样子吗?

重复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他们会一个动画片看无数遍,一首歌听无数遍,当然一本书也可以读无数遍。而且越小的孩子越喜欢重复,在重复中,孩子不断地在其中发现新的细节、新的惊喜,甚至把自己也变成其中的一部分,这样的内化应该让我们感到欣慰。

梓伊妈提醒:亲子阅读是个长期的过程,没有急于求成的捷径,父母的职责就是建立起孩子对书的兴趣与好感,做个合格的亲子阅读的引导者,剩下的,请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细嚼慢咽同一个故事,当他营养吃够了,自然会去吃另一份新鲜的养分。

有以阅读数量取胜的心态

梓伊妈提醒:亲子阅读是个长期的过程,没有急于求成的捷径,父母的职责就是建立起孩子对书的兴趣与好感,做个合格的亲子阅读的引导者,剩下的,请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细嚼慢咽同一个故事,当他营养吃够了,自然会去吃另一份新鲜的养分。

一个朋友听从我的建议,开始给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没几天,很开心地对我说:“没想到我儿子这么喜欢看书,一天晚上看好多本!”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我提醒她,兴趣养成的同时,要注意“会”看书。

怎么样算“会”看书呢?换句话就是要注意看书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在亲子阅读中,会有几种不太好的习惯:

1.忽略封面、封底、环衬和扉页的一些信息。

而绘本的这几个位置往往是最有亮点的地方,比如《阿莫的生病日》的封面上那只小企鹅为什么会穿一只红袜子呢?红气球是谁的呢?为什么是红的呢?阿莫在和大象做什么呢?一张封面,我们就可以讲出好多细节,如果忽略了,多么可惜!

当我念出这本书的图文作者的时候,女儿“咦”了一声,问:“他们是一家人?”我暗自惊喜,没错啊,他们是夫妻哦!读到译者阿甲,她又开心了,因为阿甲老师曾经送了她一本书《大熊有个故事要说》,多么贴近的关系啊,所以这本书也成为了她的最爱之一。

2.急于完整地讲故事。

亲子阅读的重点并不在于阅读,这个说法好像有点矛盾,但这恰恰是事实,亲子阅读的重点在于互动——以孩子为主角的互动,你要允许孩子随时“打岔”,而不是让他老实地听故事。比如法国著名绘本大师杜莱的《杜鲁嘟嘟》系列,就是一个只有玩疯了才能读得懂的作品,没有孩子的参与,一切都为零。

3.没有复习的阅读。

阅读也需要复习?当然!别忘了,重复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阅读从不以数量取胜,泛读抓的是概括,而真正的骨血需要精读来捕捉。所以不要去羡慕那些读书快的孩子,只要认真读进去,快与慢都有不同的收获。

养孩子本身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亲子阅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也同样适用。保持中庸之道、太极之功,才会酝酿出静待花开的真正气质。

新闻推荐

露台上的阳光

此书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尖锐犀利。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慧眼识大牌!2018-03-16 07:18
评论:(亲子阅读也要保持“中庸”,勿用力过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