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法国新闻 > 正文

微博续诗成热潮:网络诗会还是大众狂欢?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6-03-16 00:42   https://www.yybnet.net/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今年初春,网友杜子建在微博上发出这句脱胎于韦应物唐诗《简卢陟》的征集帖,在短短10多天内引发了全民创作热潮,转发量超过10万,回帖评论和诗超过3万,阅读量更超过300万,让网友感慨“国人诗性未死”。这也是继去年余秀华之后国内最大的诗歌现象,是偶然的网络戏谑狂欢,还是有其内在合理性?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从事古诗词写作和教育数十年的学者张海鸥、徐晋如、李树喜等教授和诗歌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评价。

起因:“一壶酒”引发浪潮

2月22日,作家、企业家杜子建在新浪微博上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发出征召帖,称其很喜欢这两句诗,“总想再续两句,但恨才华不够,”因此求助网友,并以法国红酒作为“赏金”。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之后的十多天里,该帖吸引了3万多名评论回复,应征唱和的诗作精彩纷呈,酿出了今年春天的第一场带着醉意的诗歌活动。

网友自发参与的创作、转发、点赞、评论,让这一诗歌比赛显得生机勃发。网友“花间安公子”续作“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平生行万里,太白是前身”浪漫潇洒;网友“夜帝王”诗云:“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豪迈旷达;网友“暮飞烟”则吟出“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点滴酬知己,把盏话春深”情意缠绵;“南海牧鲸人”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闲约二鸿儒,黄昏扣柴门,阔谈三更后,把盏有余温,醉眼四处看,皆为梦中人”婉约散淡,也获得大量点赞。诗韵盎然的作品有之,戏谑恶搞者也大有人在,体现了网络群体写作的鲜明特点。

杜子建的这两句诗脱胎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原诗为“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杜子建将原本不完全合律的末尾两句改掉一字,并拎出来作为首联,一下子击中了网友心中的春意和诗性,唱和、接龙的现象便由此产生。

争议:网络创作也应遵传统

诗词雅集、群体酬唱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兰亭诗会、西昆酬唱均是典型代表。文人之间同题唱和、限题限韵创作成为古代诗词创作的重要形式,而且延续至今。但古典诗词在押韵、格律等方面有着一套系统的规则,戏谑式的网络写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古诗词的传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而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深圳国学院教务长徐晋如则认为,此次诗歌接龙是一次“大众的狂欢”,并非真正的诗歌创作活动。

徐晋如指出,“在任何时代真正的诗人都是寂寞的,诗歌都只是在小众当中流传。”

正如网友“肥猫汤姆”指出,参加接龙的很多人对诗的用韵一窍不通,“杜子建的一联征诗,折射出了许多人对真正传统文化的外行”。杜子建认为“好诗可以不押韵”,并举李白的《将进酒》为例进行说明。但徐晋如指出,“李白的《将进酒》是押韵的,中国古代没有无韵的诗。韦应物的原诗是五古,不像近体诗一样讲格律,但押韵是非常严谨的”。

徐晋如认为,“没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没有使命感和神圣感,就不会有诗人,更不会有真正的诗作出现。”因此,致力于创作古诗词的人应该潜心修习古典诗词格律的知识,通过大量阅读、练习创作来提高诗词修养和创作水准,而不是停留于一哄而上的率意草作。

对此次应征诗作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诗人李树喜持宽容态度,认为评判一首诗的高下首先应该看有没有创意和亮点,而不是全然合律。

分析:互联网放大古诗魅力

两句仿唐诗何以能引起如此大的网络写作浪潮?中山大学古代文学教授、广东省古代文学学会秘书长张海鸥从韦应物原诗的韵味出发,进行了分析。

张教授认为,韦应物《简卢陟》诗写的是戎旅生涯中风尘未偶的孤独、孤芳自赏的清高、借酒消遣的无奈和自慰;结尾两句诗之所以能亲切地触动人心中那条柔软的弦,正体现了唐诗“消解烦忧,酒慰风尘”的功效。“酒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大众的朋友甚至‘情人\’,普通人都可以轻易拥抱它,随心所欲地亲近它。如果诗中的酒字改为茶或咖啡,不仅味道变了,亲切温馨的消解意味也淡多了。”

张海鸥分析,“慰风尘”是这一次诗意的关键。“不像忧伤、艰辛、烦恼等等,‘风尘\’具有特别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就有特别丰富的可解读性和可联想性。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是诗歌的根本特质。正是这两句诗引起太多人太多联想和补充的奥妙所在。谁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风尘感,其中的人生百味只有自己知道,需要表达出来,人生的郁结和况味都需要宽慰、消解,酒恰恰具有这种慰藉功能,而且无可替代。”同时,续写不比全然原创,难度因此降低了不少。

李树喜仔细阅读了这批跟帖的诗作,评价道“激情洋溢,不乏好句,精品很少”,他认为,网友的作品大多是“真心与激情的呐喊”,步韵、平仄格律均存在不少问题,但依然展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和生命力,以及互联网媒体传播的力量。 

(据3月15日《南方日报》)

新闻推荐

用镜头向劳动者致敬

◆姚伟民全民摄影时代,玩相机的人多了,拍摄人像作品的摄影师也多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最多的仍然是美女帅哥、明星歌星。拍美女很养眼,拍明星也没有错,但大千世界最多的是平凡百姓,可平心而...

相关新闻:
“号外” 的魅力2014-11-30 01:49
猜你喜欢:
评论:(微博续诗成热潮:网络诗会还是大众狂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