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华
爱好广泛、幽默风趣的冯骥才先生,一直被称为富有情怀的“文化学者”。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田野调查和民俗文化抢救工作。同时他又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神鞭》《三寸金莲》是广为传颂的名篇,《俗世奇人》《海外趣谈》等作品体现他擅长深入民间和喜好行走的风格。令人欣喜的是,虽然他年近八旬,但依旧笔耕不辍。这一次,他选择深入独特的物质和心灵空间——书房,写出别具风格的散文随笔集《书房一世界》。
《书房一世界》中,冯骥才几乎对他的书房进行了全景式的深描。不论是丁香尺、拆信刀、鞋杯、笔筒、单筒望远镜、皮烟盒等自我钟爱的小物件或收藏品,还是日常使用的桌椅板凳,或是自己创作的楹联、书画,再或是书房中的花草树木等,都成为他笔下最美的“风景”。书房中的种种物象,往往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意象,后来经过作家的精心构思,渐渐成为作品建构的主体,铸就一个个富有诗意的篇章。
在冯骥才眼里,书房中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与情感。《丁香尺》中,镇尺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使用,而是各种情味的展现;《西晒的小窗》中,小窗古色古香的图案在气韵幽雅间布满了灵气;《杯中泥土》中的泥土使得作家心灵的根须有了着落;《老照片》中,“老照片”已经成为过往生活、情感乃至时代记忆的载体。此外,把大自然“风景”之美请进书房,是冯骥才书斋的理想,也是他书斋的美学。在《绿蔓》《四季风景》等篇目中,书房中的各种植物随处可见。这些植物不仅成为他写作的动力,而且还成为他写作灵感的触发物。书房中植物所呈现的四季变迁,和现实中四季的吻合、相悖,都成为作家思考世事变幻与人生哲理的寄托。冯骥才认为:“凡长久留在书房里的藏品,一是精小,二是含有深意。”他还说:“我相信那里的一切都是作家性情的外化,或者就是作家的化身。”这与作家的天赋有关,更是冯骥才爱物、善思性情的直接体现。
冯骥才书房中的“景物”很多都是他田野调查或走亲访友中获得的,从中既可以窥见作家行走的痕迹,看到作家的精神行旅,又留存着时代的痕迹或作家对亲朋的回忆。《姥姥的花瓶》中,睹物思人,姥姥送给“我”的花瓶成为“我”对她怀念的象征物;《万宝龙笔》中,一支钢笔引出作家出访德国的记忆,也唤醒了中德人民之间的友谊;《拆信刀》中,一把小小的拆信刀也成为一个特殊的意味深长的“一战文物”。可以看出,作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的时候,人生中所经历的、大千世界中所看到的,都成为他思索的对象。
书房还是作家写作的原发地,是文学灵感与激情产生的场所,更是文学生成与手稿寄寓的地方。对一般人来说,书房中的“景物”就是自我观赏的风景,而对冯骥才而言,这些“景物”就成为他文学表达最好的意象,具有审美意味。
人能拥有书房这样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也许是一件幸运的事。冯骥才认为,书房是“异常独特的物质空间与纯粹自我的心灵天地”。书房暗含着作家生命历程的轨迹,也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书房可以说是每一位读书人期待的地方,更是作家珍爱的园地。阅读《书房一世界》,可以看到作家对世间万物拥有持续、饱满的热情。作者以书房为书写空间,以书房中的各种物象为叙说对象,探讨书房带来的美学意蕴,呈现的是他几十年的沉淀与思考,彰显的是作家的性灵和自我面对大千世界的哲思,小叙述中蕴藏着大智慧,着实别有一番韵味。
(《书房一世界》,冯骥才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新华社柏林8月6日电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学研究所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合作发现一种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