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超过250名科研人员参与、历时8年完成的综合性研究发现,受人类现代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影响,海洋正日益酸化,所有海洋生物、特别是其幼体,都会因此遭殃。
据英国广播公司10月22日报道,此次综合性研究自2009年开始,研究人员已将相关的350多篇论文概括成研究成果报告《海洋酸化的生物影响》,计划于11月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年度会议上,提交给各国气候变化谈判专家。
研究人员指出,即便部分海洋生物是海水酸碱度变化的直接受益者,它们也会因整个食物网络的变化而间接受害。
据报道,海洋酸化主要源于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致使其pH值降低。自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以来,地球表面海水的pH值已从8.2降至8.1。
更严重的是,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沿海经济活动、过度捕鱼以及农业用化肥等因素会导致海水酸化程度加剧。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德国亥姆霍茨环境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学教授乌尔夫·黎贝塞尔介绍说,海洋酸化会影响全种属的海洋生物,只是程度不一。例如,“蛤蜊和海螺比龙虾和蟹等甲壳类动物更敏感”,“生物在幼体阶段受影响程度高于其成体阶段”。
(原标题:海洋持续酸化 全体生物遭殃)
新闻推荐
海外网10月21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德国慕尼黑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袭击者持刀刺伤数人逃逸。据当地媒体报道称,此次事件没人受重伤,警方要求居民远离事发现场。据当地官员称,警方正用所有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