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德国新闻 > 正文

“环保冲击实体经济”是个伪命题□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来源:池州日报 2017-09-25 01:00   https://www.yybnet.net/

近期,德国企业舍弗勒在网上发布求助函,以零部件断供为由,要求环保部门对一家因环保原因关停的供应商网开一面。此事发酵过程中衍生出“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论调。这种论调其实是个伪命题,环保关乎国计民生,对环境违法行为绝不能让步。

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督查,不断有人炒作所谓的“环保停产影响经济发展”。对此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环保行动中受到冲击的,往往是那些靠牺牲“环境容量”才能盈利的企业。而以污染换取GDP的做法,不可持续,必须摒弃。

生态保护的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经济发展不能成为污染环境的“免死金牌”。环保措施必须是刚性的,不能选择性、妥协性执法,更不能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给个别企业“开后门”的情况。铁腕执法固然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恰是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各地各部门在环保问题上一定要算长远账、整体账。且不说加强执法本身会培育出一个巨大的环保市场,也不说环境改善有助于减少全社会的健康支出,单在产业结构的升级方面,环保已经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一些高污染产能被淘汰,部分工业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节能减排投入高、工艺先进的企业感慨迎来了春天。在区分先进和落后产能方面,环境影响是最公平的标尺。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环保治理能力还有提升空间。不顾环境容量的招商引资行为时有发生,“一刀切”应付督查或与督查组玩“猫捉老鼠”游戏的情况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对此,环保部门已经明确:既要反对疏于管理纵容污染的不作为,又要反对平时不作为、督查前粗暴处理的滥作为。

发展是硬道理,但置环境于不顾地“硬发展”就没道理。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诉求面前,地方政府需要保持应有的定力,挤掉粗放发展的水分,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深入开展环保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实绩,去击破“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伪命题。

新闻推荐

臀部大的人心脏病风险低

很多人认为,臀部大有损形象。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则显示,体重正常的情况下,大腿和臀部有些肉是件好事,可降低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分析了近1000人的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包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新闻漫画:摒弃2017-09-23 13:18
评论:(“环保冲击实体经济”是个伪命题□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