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瓷业副总经理张广文在介绍鲁青瓷中国(淄博)陶瓷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青瓷莲花尊。这件在淄川寨里古窑址出土的瓷器已列入国家一级出土文物。它外观是土黄色的,既然名叫青瓷莲花尊,为什么不是青色而是黄色呢?这个疑惑在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采访时得到了答案。
传承鲁青瓷是份社会责任
出土的这件莲花尊确实是青瓷,它发黄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是它本身是一件次品,是件烧坏了的淄博青瓷。当您得知这样的答案,会不会大吃一惊?据公司副总经理张广文介绍,鲁青瓷历史悠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最能代表淄博陶瓷特色的瓷种。鲁青瓷烧制工艺繁杂,烧成合格率很低,有七灰八黄的说法,烧成温度、烧成压力、气氛很难控制,火候稍有不适,烧出来的瓷器不是发灰就是发黄。寨里出土的莲花尊,器型、图案都很精美,但烧成效果不好,所以发黄了。经考古专家鉴定,确系淄博青瓷无疑。
在泰山瓷业的展厅里,摆放着不同器型的鲁青瓷。与同类产品相比,鲁青瓷烧成温度、烧成压力可用仪表准确控制,但窑内气氛依然是个很难把握的工艺参数,无法用仪表明确标示,只有经验丰富的窑工,通过仔细分辨火焰的颜色才能辨别出来,所以展厅的鲁青瓷颜色并不完全一致。泰山瓷业副总经理张广文说:“很多人总是觉得鲁青瓷产品价格高,如果了解了它的烧成规律也就理解为什么高了,烧成合格率很低,成本很高。”
烧成率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为什么泰山瓷业坚守鲁青瓷呢?在公司董事长卢德国看来,这是一份社会责任,青瓷已经传承了上千年,鲁青瓷则是淄博陶瓷的代表,今天的淄博陶瓷人有责任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再现陶瓷传统烧制工艺
由于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淄博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山瓷业被确定为该非遗项目唯一传承保护单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的鲁青瓷,代表了中国青瓷的最高水平,鲁青瓷作品连续5年被选为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唯一贵宾礼品,做为国礼,多次由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泰山瓷业注重国际陶瓷文化交流,自2005年起,连续承办了10届国际木火节,木火节期间有20多个国家200多位陶艺家参加,他们来到淄博,再现陶瓷传统烧制工艺。公司副总经理张广文自豪地说:“淄博是著名的陶瓷产区,陶瓷企业很多,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若想了解陶瓷的传统烧制工艺,我们泰山瓷业是做得最好的。”
传承传统工艺,并不是固步自封、裹脚不前。恰恰相反,泰山瓷业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陶瓷新材质、新工艺、陶瓷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及传播方式创新等方面,坚持科技创新,走创新发展道路,为传统产业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转变提供一种模式。
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变
2015年11月27日,由泰山瓷业承担的文化部文化创新项目“水晶骨瓷工艺文化创新”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是文化部与淄博市政府部地共建项目,列入了文化部2011年度国家文化创新重点工程项目,是当年度12个国家级文化创新项目之一。该项目有3个创新点:一是材质创新与生产工艺创新,二是器型、装饰方法创新,三是陶瓷文化内容和陶瓷文化传播机制的创新。
国家文化创新产品水晶骨瓷,使用天然骨粉、水晶石、锂辉石和进口高岭土,经高温素烧、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产品白度高,规整度好,瓷胎透明,釉面光洁,产品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均比骨瓷好。水晶骨瓷不同于目前镁质强化瓷、骨瓷和其他瓷种,在材质和生产工艺方面有很大区别,既能达到骨质瓷白度高、半透明度好、釉面光润等特点,同时又兼顾镁质强化瓷产品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的特性。水晶骨瓷获国家发明专利,其湿法配料、快速烧成、釉下五彩等新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泰山瓷业参与国家、地方标准起草制定工作,参与制定了6项国家、地方标准,还承担了市级以上科技发展、技术创新项目22项,取得了17项科技成果,其中有14项已投入批量生产,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进步引导企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晚报记者伊茂林图/通讯员孙剑)
新闻推荐
墨尔本的有轨电车□田建民 在墨尔本市的大街小巷,最为显眼的是色彩、款式不同的有轨电车繁忙地穿梭,它不仅带给人们古老的回忆和久远的思念,而且形成了墨尔本一道极
墨尔本的有轨电车□田建民在墨尔本市的大街小巷,最为显眼的是色彩、款式不同的有轨电车繁忙地穿梭,它不仅带给人们古老的回忆和久远的思念,而且形成了墨尔本一道极为独特、流动和亮丽的城市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