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德国新闻 > 正文

贵州碧江:“精准关爱”留守孩子

来源:左江日报 2016-04-12 01:35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汪军 向定杰

“爸爸妈妈去哪儿了?”

“他们去浙江打工了,在那边做阀门。”日前,桐木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学生吴娜芬这样回答记者。位于贵州铜仁碧江区的这所学校,像吴娜芬这样的留守孩子有98名。

近年,碧江推行“台账+阵地+结对”的工作方法,精准关护这些留守孩子。具体做法是:到户到人建台账,见人见事建阵地,结对帮扶精细化。

在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记者见到了11岁男孩向飞阳。孩子干干净净,性格开朗。“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每年回家一次,不过现在可以和他们视频聊天了,每个月一次。”向飞阳说。

向飞阳的奶奶告诉记者:“现在,孙子在村里活动室学会了剪纸,每个月可以在网上看到他爸他妈,不像以前那么胆小。”

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雷兵介绍,上级部门不仅给村里的留守儿童建了视频聊天室,还组织他们一起过生日,同一个月出生的孩子,以村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集体生日。向飞阳说:“去年6月,我过了生日,吃了蛋糕,还收到了生日礼物溜溜球。”

记者了解到,按照“定位到村、识别到户、建档到人”的要求,碧江对留守孩子进行细致摸底,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将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建档立卡、全程记录、一人一档。在部分村委会办公室,留守儿童档案用信封密闭起来,用于视频聊天的电脑安装了摄像头,剪纸和水彩画张贴在墙上,小提琴等乐器摆放整齐。

碧江区委组织部党建办副主任夏强表示,关爱留守孩子,还需要开展更多课外活动。该区部分“留守儿童之家”,不仅设有亲情聊天室、图书室、心理疏导室,还与志愿者联合开办了“四点半课堂”,用文体活动填充放学后的空余时间。

在灯塔小学念六年级的唐睿瑶,父母外出务工后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去年开始,她下午放学有了新去处。“以前放学就回家了,现在可以在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画画,不懂可以问老师。”她说。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雷世根是灯塔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之一。他说,在这里做志愿者,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教给留守孩子,另一方面能帮助形成一种全社会关爱留守孩子的氛围。

为实现精准“一对一”关护,碧江区干部、党员、邻里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2800余对。同时,鼓励1400余名爱心人士当“代理家长”“爱心妈妈”。

桐木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美术教师陈彦羲就是一位“代理家长”,她负责对接帮扶2名留守孩子,每个月要到各自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她表示,“代理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孩子现有监护人的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孩子父母去向等,让孩子感到放学之后有人关心。负责结对帮扶2名留守孩子的书法教师洪德国每月都要去他们家里一次,“尽管来回一趟需要2个小时,但觉得很有意义。”洪德国说。

新闻推荐

吃住行:地方两会传递新信号

一斤青菜是1元还是2元,高收入者也许不关心,但对城市低收入群体来说,却是一件“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生活大事。正在召开的各地两会上,食品、房价、出行等三大民生难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贵州碧江:“精准关爱”留守孩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