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夕,19岁的广西柳州防城港姑娘陈小萍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广西某教育学院的,一份是广西一所技工学校企业委培班的。一番犹豫后,陈小萍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舍弃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到中职就读。
从中职到高职,从大专到本科,而本科还有“三本、二本、一本”之分,且有“211”,多年来,学子们升造通常是“就高不就低”,这似乎也合乎“人往高处走”人之常情;但,近年来,广西等地却有一些年轻学子舍弃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到中职就读,这种“择校新潮流”可嘉可喜!
上职校、上大学,都能拿到毕业文凭;但“拿到毕业文凭”并非上学的最终目标;即便你毕业之后从事科学研究,或从事文学创作,但三百六十行,起码都得解决“饭碗”问题,说白了,“就业乃读书之本”。
现实社会中,有的拿到大专文凭,有些拿到三本、二本,甚至一本文凭,却难以找到工作,甚至于在家啃老,而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学历导向”正日趋淡化,人家讲究的是“真本领”,图的是“能为企业多创造经济效益”,也往往不再“以文凭论英雄”,可以说,“弃本科读中职”,这是顺应“市场潮流”。
反观之,读中职,“利益多多”。一方面,可以省去数万元学费;另一方面,那些“校企联办”的中职,毕业之后容易搭上“就业直通车”,且工薪水平并不低;这种“就低不就高”,从追随文凭导向转变为追随就业导向,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的“就低不就高”是明智的。这其间,有的人大学毕业之后就业难,而不得不去中职“回炉”,多少有些“走弯路”。
其实,“弃本科读中职”,只不过是一种“市场纠偏”;按理说,将来是上大学还读中职,起码初中毕业就应该大规模分流才是。近些年来,欧洲不少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德国的失业率仅有6%上下,其奥秘就在于“双元制”教育,他们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分流,一般从10岁起,根据小学成绩、老师鉴定、家长意见及学生志趣进行分流,一部分流向综合中学,一部分流向职业预科等学校。
“活到老,学到老”。读了中职,找到工作之后,照样能够“在职进修”,照样也能拿到大学文凭。遥想当年,上世纪80年代,一些返城的下乡知青一边工作,一边读“夜大”、“函大”,同样成了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套用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文凭不在高低,就业才行”。
新闻推荐
人脸、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金融支付 刷脸你敢吗
最近,上海一商家推出了脸谱支付系统,通过对人脸的扫描确定支付人,从而划走其账户资金完成支付。其实,人脸支付不是头一回听闻,指纹、掌纹、笔迹、声音、人脸……这些人体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