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并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欧盟委员会最近推出了“欧洲2020战略”建议方案。方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创新”列为实现欧盟未来十年发展的三大重点和七项计划之首,描绘了构建“创新型联盟”的蓝图。欧盟将“创新”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把创新力建设作为克服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
历史经验表明,创新力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综合实力,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往往成为创新的契机,催生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推动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乃至全球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
德国经济学家门施通过对世界112项重要技术创新的考察后发现,重大基础性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航空和核能等重大技术的突破;二战结束后,计算机、航天、合成材料等科技变革风起云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全球掀起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推动世界经济走出一次又一次危机,迎来一轮又一轮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创新力建设,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根据新的发展战略,欧盟在今后十年内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由目前不到2%提高到3%。欧盟还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科技创新的措施和目标,其中包括到2020年欧盟各成员国所有互联网接口的速度将达到每秒30兆字节以上,50%家庭用户的网速要在每秒100兆以上。此外,欧盟还提出要增加对“碳捕捉”及其他节能减排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的投入。
加强创新力建设,需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变革。欧盟的新战略强调,欧盟经济存在结构问题,因此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增强创新力。欧盟明确将知识经济、绿色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并提出了“欧洲数字化议程”、“能效欧洲”等具体目标和任务,其中包括大力拓展互联网产业,建设高速互联网基础设施,打造互联网内容服务统一市场;进一步发展“清洁高效能源”产业等等。
加强创新力建设,要求扩大教育投入,培养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劳动力大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最具有创新力的力量。欧盟在新战略中提出了“流动的青年”、“新技能和就业议程”等教育培训计划,要求到2020年将30岁至34岁人群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的人数比例从目前的31%提高到40%以上,同时强化终身教育和培训机制,从而显著增强欧盟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加适应人员流动和岗位变化的新形势,更好地解决就业难题,并逐步提高欧盟的劳动生产率。
加强创新力建设,还需要统筹规划,从管理层面上实现机制体制创新。欧盟新战略提出,要妥善处理好欧盟总体发展目标与各成员国发展目标之间的对接;要大力协调好欧盟各机构之间、各机构与各成员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要改进和加强各方面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快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内的机制体制创新,切实解决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以确保欧盟的“灵巧增长、可持续和包容兼蓄”的新发展战略变为现实。
当然,任何重大创新都要经历一个艰巨、复杂和长期的过程。2000年欧盟提出第一个十年发展规划“里斯本战略”,因遭遇各种困难而最终未能实现原定目标。“欧洲2020战略”提出后,此间舆论界也出现一些争议,认为现有方案并不完善,尚需进一步讨论修改后提交欧盟首脑会议正式通过。尽管如此,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在经济竭蹶之际提出一项重大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本身就值得人们关注。它加强创新力建设的总体思路符合当今世界范围内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值得思考和借鉴。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7日)
新闻推荐
北京时间3月12日晚上,2011年全英羽毛球赛展开正赛第4天厮杀,在男单一场万众瞩目的半决赛较量里,大满贯球员林丹与大黑马德国选手马克·茨威布勒交锋,最终林丹2比1(21比9、16比21、21比11)淘汰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