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采摘冬橘。
本报讯(周娟 记者 梁波 文/图)“我一共种植了4亩共1000余株冬橘,今年橘子长势良好,欢迎大家来品尝。”2月26日,身着民族服饰的红宝苗族彝族乡干坪子村村民陶红碧与妹妹一起手拿麻袋和剪刀穿梭于橘林里,一排排整齐的冬橘树上,橘红色的果实给大山里的春天带来了斑斓的色彩。
近年来,为了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振兴,红宝苗族彝族乡干坪子村和广东湾村大力发展冬橘产业,两个村种植的240亩冬橘已挂果160亩,亩产可达1000斤,现已迎来开采季。红宝冬橘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巨大的昼夜温差酝酿出浓郁的甜度,皮薄肉厚、甘甜多汁,市场反响很好。陶红碧告诉记者,她家今年冬橘产量预计4000斤左右,产值可达1.3万元左右。
今年,红宝苗族彝族乡将依托当地现有产业优势、地理条件,进一步探索相关附属产业,全力打造集观赏、游玩和采摘为一体的农旅结合发展道路,让特色种植成为农户增收的新亮点。
新闻推荐
赵元任(1892~1982年)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天津。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通晓23种语言;曾在中、美多所大学任教;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