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丁敬涵离开我们已有近半年时间,她的音容笑貌、道德文章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中。
岳母是浙江上虞人,系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的弥甥女,是在马一浮身边受其教导长大的,舅祖的课读指导、耳濡目染、点滴入心,为她研究、传扬马一浮先生学术思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使她成为马一浮先生文化遗产的直接继承者和重要传播者。1958年,岳母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岳父一起来到安徽工作。退休后,她便专注于马一浮先生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二十多年来,我和妻子每次回家看望二老时,都能见到她在简陋狭小的客厅里或伏案疾书或查阅资料或校核文稿,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从事马一浮国学思想的研究。在她85岁高龄之后甚至是生病住院期间也没有停下研究工作,近40万字的《永怀集——怀念一代儒宗、舅祖马一浮》就是她在合肥住院期间校核完成的。有时我也想帮她校对一些文稿,但囿于自身学识浅薄且古文功底欠缺,而马一浮学术思想又博大精深,有的我连看都看不懂更谈不上准确理解和领悟,所以也帮不上她什么忙,现在想来还深感遗憾和歉疚。岳母坚持不懈、潜心竭力地从事马一浮学术思想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使她成为马一浮学术思想研究的著名学者。
2011年即岳母80岁之后,随着年事已高加之病魔缠身,她深感力不从心、难以复继。于是,她便思考如何处理手中收集整理珍藏的马一浮先生史料。她同我们说,马一浮先生是一代儒宗,他的遗墨遗稿等史料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珍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应无偿捐献给国家,以利永久保存和利用,使之惠及当代、传承后人。我们深为老人家情系国家、大公无私的精神所感动,一致赞成她的意见。她还确定了具体的处理原则:一是不卖,包括作为书法大家的马一浮先生的书法作品;二是不给私人,全部捐献给国家;三是捐赠对象要有好的保管条件,对马先生及文献重视,能合理利用、发挥作用。从2011年开始,岳母陆续将自己珍藏的500余件马一浮先生遗墨、100余帧照片及其他档案资料,无偿捐献给了浙江文史馆、浙江大学档案馆和上虞市档案馆这三个单位。
岳母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研究马一浮先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此,她经常主动为一些慕名而来的年轻学者和研究机构提供帮助,交流她对马一浮国学思想研究的心得和感悟,为他们解疑释惑。我多次看到她在家中为浙江大学等单位的博士生、研究者等撰写有关马一浮的论文提供咨询和资料,为一些出版社编辑出版马一浮著作等提供帮助。受到岳母帮助的学者和单位感到,她的高尚德风、深厚学养、执着追求、无私精神令人敬佩。
■文/樊勇
新闻推荐
刚刚过去的2022年2月22日,这一史上最“二”的日子,也被许多人解读为充满爱意的一天,一部纯爱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悄然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