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姚梨 记者 周越)如何将党员管理教育融入到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月18日,西区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西区以增强党性、做好表率、为民服务为重点,探索融入“红色基因”、融入“红色力量”、融入“红色引擎”,创新了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模式。
去年以来,西区在非公企业大力推行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等做法,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抓安全、排隐患”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管理、同考核。立足非公企业党员流动大、学习时间碎的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专栏、“学习强国”APP等载体鼓励职工开展“线上”自学,同时组织党员到“初心园”“习风园”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线下”体验,从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
西区在非公企业广泛开展“党员示范车间”“党员示范班组”“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去年区委表彰“两优一先”优秀个人2名,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40余个、明确“党员责任区”60余个,引导党员带动全体职工提技能、转作风、创业绩。创新实施“三向培养”行动,建立党员(包括积极分子)人才库,把30余名党员培养为技术骨干、把20余名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5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培养成中层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中的模范作用。
深入开展“党建+”活动,以非公企业中的党员为主要力量,打造精品车间、标准化生产线等特色品牌,形成“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领头干、大家跟着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全面推广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各党(工)委召开地企共建、基层治理相关会议或涉及有关议题时,邀请辖区非公企业负责人参加(列席),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地企共建。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员管理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点亮“微心愿”等实践活动,引导400余名企业党员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治理工作,以及各类志愿服务120余次,帮助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侠克)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