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奕
生命离不开氧。如果氧供应不足或身体利用氧出现障碍,就会发生缺氧,不仅影响身体功能,还会导致疾病。
氧既可以用于危重病人的急救,也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氧还可以帮助慢性疾病康复期患者恢复。脑力劳动者、老年人、亚健康人群等可以进行氧保健,以预防和缓解各种环境性缺氧(如高原缺氧)。
现在氧疗逐渐进入家庭,其实不同的人群吸氧目的不同,家庭氧疗的流量、时间等也有所不同。
慢病康复期常用
根据上海两项家庭氧疗调查,慢性疾病康复期的家庭氧疗人群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和亲身体验,约七成患者认为家庭氧疗是有效的。
家庭氧疗目前应用最多的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延缓疾病进展。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吸氧时间一般建议每天15小时或以上。为达到效果并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危害,患者应遵从医务人员建议,规范氧气流量和吸氧时间,并监测相关指标以调整吸氧方案。
亚健康人群的氧保健
1969年,国外学者提出了缺氧衰老学说,即随着年龄增长,氧分压逐渐降低,出现缺氧。老年人容易出现缺氧,各脏器功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特别是心肺功能的退化。可以说,慢性缺氧和衰老互为因果并最终导致慢性疾病。
缺氧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亚健康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疼、头晕、失眠多梦、嗜睡、工作能力下降等。1996年北京市的一项研究发现,经鼻管吸氧15分钟,可提高工作准确度,同时缓解疲劳,提示吸氧对于推迟脑疲劳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多项国外研究发现,吸氧浓度达30%可激活脑的多个区域。脑力劳动者如果有脑缺氧的表现,可考虑进行氧疗。
进行氧保健时,一般每次吸氧时间30-60分钟,每天2-3次。可以选择用脑时、睡前、饭后、运动后或感觉不适的时候。具体到每个人的方案,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
常用的家庭氧疗设备,一般是氧气袋和氧气瓶。氧气袋能容纳的氧气量少,使用时间短,一般用于应急。氧气瓶虽然使用的时间比氧气袋长,但由于瓶内是高压,从安全的角度需要定期检测。
很多家庭选择使用家用制氧机,分子筛制氧机是目前最常用的。这种制氧机采用气体分离技术,直接从空气中提取氧气,即制即用。
进行家庭氧疗需要注意:供氧装置应远离明火,吸氧时不要吸烟,尽可能避免引起静电或电火花的操作;为避免细菌感染,要定时清洗或更换吸氧管;湿化杯中的水应该使用纯净水并经常更换,避免细菌滋生。
使用制氧机有一些特殊注意事项:注意用电安全;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制氧机;制氧机使用时要保证空气流通和机器散热;注意定期清洗更换过滤棉。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新制氧机的制氧浓度可以达到90%-96%,但随着时间延长,制氧浓度会逐渐下降,需要定期检测制氧浓度,必要时更换分子筛。
无论使用哪种氧疗设备,在使用的时候都建议配合一个便携式的血氧饱和度仪,检测吸氧的效果,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节吸氧的流量和时间。
新闻推荐
漫步天山天池 鱼福昌2022年02月21日A03版文章字数:2009朗读:
到新疆这些天,一直在北疆转悠,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出发地乌鲁木齐。下来,该上天山的天池看看了。说起天山、天池,那名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