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在南京市一家商场前给市民退钱(1月16日摄)。
在江苏南通如皋,陈伟(右)在快递点忙碌(1月5日摄)。
在江苏南通如皋,陈伟在一处小区装修房屋(1月5日摄)。
在江苏南通如皋一家餐馆,陈伟在洗盘子,开始一天的第一份工作(2022年1月摄)。
本报讯 新春将至,陈伟再一次从江苏如皋老家赶到南京。这个33岁的男人,怀揣打工攒下的8700余元,一笔一笔还给以前在他经营水果店充值的会员。站在南京街头,陈伟如释重负,“能联系上的都还清了,终于可以过个安心年了”。
10年前,陈伟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南京,年轻的心装着拼搏的梦。经过几个行当的摸爬滚打,2019年,在朋友的带动下,他在南京市栖霞区租下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店面,开水果店,当小老板。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了陈伟的生活。
春暖花开,疫情散去。陈伟原本以为水果店生意会恢复如初。然而,随着人们购买习惯的改变,加上疫情期间亏损经营等因素,陈伟的生意一下陷入了低谷。2021年4月,陈伟关掉了水果店,决定返回如皋。回去前,他盘点发现,还有约14万元的会员充值没有消费,涉及500多名会员。陈伟在会员群里发出小店倒闭的通知,拿出身上仅有的6万多元还钱,剩余的约8万元,只能先欠着。
为了尽快把钱还上,几个月来,陈伟一天打三份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攒够一笔钱,我就去南京还钱。”陈伟说。
诚信如斯,“陈伟还债”一时间成为美谈,温暖了冬日里的南京。“小伙子人这么好,再来南京开店啊。”一句简单的话语让陈伟感动。因为诚信,陈伟得到当地政府3000元的奖励,并被评为如皋好人。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母亲的年,是母亲一年的年。这不是文字游戏。年是年岁,是量词。年是过年,是动词。母亲一年时光格上的辛劳,就为让一家人过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