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2021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暨生态产品博览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论坛举行,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云”聚黄山,紧紧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智慧碰撞,携手谋划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味着要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和经济价值之间的转化。那么,“绿水青山”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两山’实践,关键是如何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同时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统一关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导、研究员李恒鹏建议,黄山等地可将重要生态服务纳入生态产品认证制度体系,建立生态产品占用许可制度推动生态资源有偿使用。通过跨界生态产品交易推进多层次有据可依生态补偿,合理划定三生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教授蔡永立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长三角一体化研究,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话题,蔡永立颇为关心。蔡永立认为,黄山若想在碳汇项目上取得话语权,今后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与长三角区域碳排放高的城市建立好的合作关系,制定合理的定量方法和标准,建立转化机制,打造黄山区域生态碳汇高地,助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下,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供给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生态文明建设便水到渠成。”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博士高晓龙建议,黄山等地在试点过程中要注意统筹好政府绩效考核、规范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平台构建、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充分挖掘生态、文化、产业禀赋,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经营开发机制、生态保护补偿等领域主动作为,打造生态产品创新高地,并通过论坛、智库建设等促进人文交流与思想碰撞,深化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深化。
·汪悦叶有辉·
新闻推荐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5日应询表示,一段时期以来,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等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极力煽动两岸对立、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