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核能所所长王大中(左一)宣布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启动运行成功。
核能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从美国三英里岛核电站堆芯熔化事故,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再到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安全问题”一直是核能和平利用的主要障碍。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带领团队瞄准这一重大难题,从关键技术攻关到实验堆,再到示范工程建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破解了世界难题,走出自主创新从零开始到领先世界之路,实现了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的跨越发展,被称为“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
得知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后,王大中表示,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份沉甸甸的荣誉,它属于集体,属于所有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人,也属于所有爱国奉献、努力拼搏的科技工作者。
王大中院士口中的“200号”是他核事业的起点。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核能事业,清华大学成立工程物理系,从其他专业中抽调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当时正在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1960年,工程编号为200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基地动工兴建,坐落在北京郊区的燕山脚下。此后,“200号”成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代名词。
1986年切尔诺贝利严重核事故使世界核能的发展迅速转入低谷,核安全问题更加凸显。但王大中并没有动摇研制先进反应堆的决心。他坚信,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将会成为未来核能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世界核能发展最低潮的时期,王大中做出了重大战略性选择: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以及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这个选择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明确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
王大中:“科研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我们国家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要自觉地为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责无旁贷。”综合中新社、央视
新闻推荐
谢谢你为我推开美的大门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于美国逝世,享年91岁 他曾被一代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
11月3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处获悉,著名哲学家李泽厚于当地时间3日早晨7时,在美国科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