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先圣
我坚信这样一句话:如果善良缺少了勇气,善行就是虚伪的空话。
日本有一位佛学大师松原泰道,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的人生从50岁开始”。他这话的含义是,人在50岁以前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奔波;50岁以后,家庭与社会责任基本完成,这才真正开始实现理想的阶段。他这话我很认同,但是,我最欣赏的还是他的“三不原则”:不勉强(不做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事),不浪费(珍惜时间和机遇),不懒惰(自己的事立即去做,不拖延,也不推诿给他人)。我觉得,一个人一生如能做到这三点,不仅仅不会犯错,而且百事可成。
去杭州西湖,驻足孤山下的西泠桥,这里有4个景点:西泠印社、秋瑾墓、苏小小墓、白堤。印社自然是必须细看的,白堤要走一走,苏小小的故事也一直知道,惟秋瑾葬于西泠桥边的来龙去脉一直让我感怀不已。1907年秋瑾被杀害于绍兴。但是,她在生前有一次与好友徐自华聊天时曾经说,最喜欢西湖孤山下的西泠桥,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这话,徐自华就记在心底了。秋瑾就义之后,半年过去,徐自华多方奔走,联合秋瑾之兄,突破种种困难,终于在西泠桥边买下一块墓地,把秋瑾迁葬于此,并立“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完成朋友所托之心愿。事情不算大,但是,站在秋瑾墓前,我最感动的,却是这岁月深处人性的灼灼光辉。
鲁迅去世以后,许广平就《鲁迅全集》出版事宜写信给胡适,请他“鼎力设法”介绍给商务印书馆。胡适是被鲁迅骂为“焦大”的,但是,许广平说了以后,胡适不计前嫌,“慨予俯允”,并在细心询问了有无版权问题后,将他写给商务印书馆王云五的亲笔信交给许广平。正是有了胡适的引荐,王云五才爽快地“表示极愿尽力”。许广平致信胡适,感谢他“鼎力促成”,称其“功德无量”。其实,这正是一个文化巨人内心丰盈的人性光辉,是早已超越个人恩怨的伟大品格,也正是这种品格,现在他的名字,早已经超越各种藩篱,成为中国文化人仰望的一面旗帜。
人们往往膜拜那些成功的人,何以把自己的事业做到那样伟大。其实,没有什么秘密,他们就是今天把今天的事情做好了,明天又把明天的事情做好了。同时,他们还有一种素质:交给他一件事情,做好了;再交给他一件事情,又做好了。
一位青年朋友对我说:自己也很努力,可是怎么总感觉距离成功还是那么远?我对他说:你这样想不对。你要做的,是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强大。而成功,世界自有最好的安排。
人生必须把这样三件事处理好:怎么与自己相处,怎么与别人相处,怎么与世界相处。如果你能对自己做到心平气和,与别人总能相安无事,对世界充满敬畏,你就是一个遇到问题能逢凶化吉、遇到困境能左右逢源、人生转折总有贵人相助的人了。
我特别钦佩那些为了实现梦想而背井离乡的人。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一定无法理解,漂泊异乡,绝对不是为了开阔眼
界。我常常对青年朋友们说:当没有了退路,所有的拘束与局限,就都不存在了。你无法想象,放手一搏,今天的你,已经与昨天的你无关。
新闻推荐
本报讯(焦亚妮肖敏)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引领业务,坚持“大妇幼、大健康”理念,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