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亲戚,上世纪50年代中专毕业,分配到山区人民公社。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年轻人,在当时可谓光宗耀祖了。他在农村摸爬滚打了10年,而立之年刚过,就被提拔为副县级领导干部。本该满心舒畅,却不知他心里竟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一次闲聊,这位亲戚说了一段往事。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北部山区工作,一个月三十多元钱,距老家十几公里,吃食堂,住宿舍,每星期可以回家一趟。虽然辛苦些,感觉蛮不错,有辆旧自行车可用,每月去了吃饭钱,还能结余一多半补贴家用。
他说他在那段时间里,做了一件终生遗憾的事情。一次他回家,次日早起要返程时,父亲对他说:“儿子,你兜里有钱的话给我几毛,我要买几盒头疼片。”当时他兜里总共有五毛零钱,掏出来递给了父亲。
父亲留下三毛,拿回两毛叫他做零花。他推让不过,也就装起来了。一个药盒里10片药,父亲用三毛钱买三盒够吃10天。赶巧那段时间他工作忙,下一个星期日没能回家……
“父亲手里没钱买药,头疼起来就得挺着了。”这位亲戚眼含热泪,声音哽咽着,“父亲最体谅儿女了,从不愿给我们添麻烦,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开口的……他走了好多年了,没享着福,生前老犯头疼的病,总是用头疼片缓解,想起这事我就……” 亲戚淌下眼泪,哽咽地接着说:“本该把那五毛钱都推给他。我少点零花钱,少吃两顿饭又能怎样?我浑啊!实在对不起老爷子,有钱也买不来后悔药了……”
这位亲戚年老病重,我去看望时,他又一次跟我提起那“两毛钱”的事情,而且开口就老泪横流,追悔莫及。这深深的忏悔是块心结,他跟很多人讲起过,他为这个遗憾纠结了大半辈子,直到他的最后一刻。
新闻推荐
原创叶桂章39深呼吸收录于话题#健康新知44个内容▼作为当代社交恐惧症人群的一员,有些场面让我分分钟感到窒息,绝望到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