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祭活动现场的逝者家属中,一位头发半白的老人显得很激动。老人叫沙颖平,今年65岁。28年前她的母亲去世,两年前父亲去世,她和家人遵照父母遗愿选择海葬,“终于如愿以偿了。我爸妈的遗愿都是海葬,这次一起祭奠他们,我们非常满意这个仪式。”
沙颖平介绍,她的父亲沙学坤是上海人,1953年来到青岛工作,在中科院海洋所主要从事鱼类研究。沙学坤为我国海洋科研奉献了一生时光,他参加过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从南到北走遍我国海岸线。“所以,我爸的遗愿就是等他老了以后,就回到海里去。”沙颖平说,她的母亲早在青岛举行第一次海葬的时候就关注到这件事,“我妈说等她走后,就把骨灰撒到栈桥头上。”
沙颖平也是海洋工作者,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工作,“三十年前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海葬这件事,因为当时要举行海葬,还是我们单位给指定时间、划定海域。”之后,沙颖平也不断关注着海葬的进步,从一年两次到一年几次,仪式也越来越完善、参与人越来越多,“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儿,我身后也希望采取这种方式。”
据沙颖平介绍,办理海葬的手续很简单,她先给父母预约登记,“去年因为疫情防控,暂停了海葬仪式。今年海葬恢复之后,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了我家,并在今年3月10日进行撒海仪式,完成了两位老人生前的心愿。”
父母选择海葬,在沙颖平看来,祭奠也更方便了。“我们家今年就买了一束花,到海边撒到海里。我现在有外孙了,也会带上他,说‘你太姥爷、太姥姥都在海里看着你呢’。看着孩子的背影,我就会想一阵我爸,想一阵我妈。”说到这里,沙颖平的眼泪止不住汩汩而出,“爸妈去了最想去的地方,我家离海边近。守着大海,可以天天跟爸妈‘说说话’,特别好。”
新闻推荐
□陈广江今年9月12日,河北平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尹惠强用“滚”字回复群众短信,引起广泛关注。近日,石家庄市委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