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度蜜月那会儿,是二十五年前的春天。蜜月之旅的第二站,即是天堂苏州。此去经年,这座精巧的江南园林城市,似有一只无形的纤手,时时牵引着我,频繁造访,乐此不疲。
细细想来,我到苏州竟有近二十次之多,因生性念旧,住过的地方,却仅有两个。在城里的,是十全街滚绣坊的园林式涉外老字号南林饭店,此是我初识苏州的地方,亦是我蜜月之行的客居之所。
上世纪九十年代,繁华热闹的苏州观前街,曾深得我爱。从南林饭店步行至此,仅二十分钟路程。卖糕团的黄天源,卖麻饼和松子糖的釆芝斋,卖苏式点心的稻香村,卖酱肉的陆稿荐,卖苏式汤面的观振兴、松鹤楼等等,十几家百年老字号,一码排开,密集在这条已有岁月包浆的老街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曾有一部叫《小小得月楼》的喜剧老电影,风靡一时,剧中的得月楼饭店,即座落在老街中端,也是中外游客必到的打卡之地。
得月楼的店堂内,清一色红木家具餐桌餐椅,四围墙壁以苏派书法绘画装点,雕梁画栋,品味不俗。松鼠鳜鱼、清炒太湖虾仁和樱桃肉,是老店的招牌菜,尤以樱桃肉为最喜。雪白的瓷盘中,一整块方肉改刀成围棋盘格大小,澄明晶莹,色如熟透的红樱桃,下垫嫩绿的鸡毛菜,红、绿、白,色彩反差强烈,勾起舌尖上的食欲,那甜糯香的苏式滋味,用苏州话说:打耳光也不放手。
故乡虽好不归去,客里西风两鬓秋。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此是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的诗句。可见,每个人爱苏州的出发点迥异,却多多少少与吃食有关。
苏州园林甲天下。
出南林饭店往左拐,步行七八分钟,穿过一条细长的窄巷子,网师园即座落于此。在宋元明清各色园林争奇斗妍的姑苏城,网师园以小而精,成为苏州小型园林之典范,又因张善孖张大千伯仲曾在此居住,养虎画虎而声名大噪。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的仿明代建筑“明轩”,即是以网师园的殿春簃为蓝本营造,轰动一时。我对此园情有独钟,盖因在此第一次观赏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尤以伴随着凄迷灯火的夜场演出,铭刻记忆。
十七年前,我带七岁的女儿故地重游,在南林饭店门口的石桥上,让女儿抱着桥栏上的小石狮子拍了合影。这张照片,我极爱,放在我的书橱中,时时端详。
多年以后,才知道这座石桥侧面的巷子里,竟然是叶圣陶先生的旧居。老人在世时,陆文夫去北京看望他,他将家乡的旧居无偿赠予苏州杂志社做办公用,门牌号为青石弄5号。爱乌及屋,文气充沛的《苏州杂志》,亦成为我常年的床头读物。
三年前,我和女儿再度来苏,寻访往日旧迹。也在不久前,《苏州杂志》主编陶文瑜兄,再度赠我他的书作《茶来茶去》,并用娟秀的行楷书法,为我亲笔签名钤印,故此行特地去拜访青石弄,希望能在杂志社见到陶文瑜兄,当面表达谢意。寻到青石弄后,在曲里拐弯的巷子里,兜兜转转,几个来回,却怎么也找不到5号的门牌。眼看天色将黑,只好悻悻离去。没料想仅过了一年,陶文瑜即不幸因病英年早逝,此次不经意中的失之交臂,竟成为不可挽回的憾事。
此行,在南林饭店的石桥上,女儿再度找到了当年的小石狮子。合影时,昔年曾与女儿齐高的石狮,已被她骄傲地搂在了腋下。
孩子大了,我们老了。唯有回忆透着往日的美好。林语堂先生说,尘世是唯一的天堂。谁说不是呢!
新闻推荐
据农业农村部20日消息,目前秋粮收获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