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往往阴雨连绵。连日阴雨会让很多人心情也跟着阴郁起来,身体出现沉重、困乏等不适症状。尽管总有一天,久违的阳光会扫去多日的阴霾,但是阴雨天留下的“后遗症”并未完全消除。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武月萍博士解释:“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气息相通,所以在这样潮湿的天气里,人体内部的湿气也加重,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湿性下注,下肢部位更容易出现肿胀、疼痛等。而‘身心一体’,所以人的心情也就随之阴郁。对于体内寒湿之气原本就很明显的人来说,以上不适症状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这样寒湿明显的季节里,通过哪些饮食方面的调节可以改善大家的不适感呢?武月萍博士给出了几条建议:
1.炒菜或炒肉时适当多放些十三香或五香粉,内含干姜、花椒、大料、小茴香、桂皮、白芷等药食同源之品,可以化湿燥湿;
2.煮粥时可适当加些炒薏米、山药、茯苓,以助健脾化湿,也可把这几种药食同源之品磨成细面,做成饼、面条、馒头等来食用;
3.适当多吃生姜、葱、洋葱、蒜、辣椒等辛温之品以助温化湿气;
4.适当多食醋,中医五行认为“木”能克“土”,木味为酸,土气重则生湿,适当多食醋利于祛湿浊油腻;
5.避免过多食用过甜、过咸、过油、过凉之品,以免加重寒湿。
推荐一道除湿药茶:陈皮5g、砂仁1g、玉米须15g,开水泡或水煮3~5分钟后,当茶饮。能起到化湿利湿、温中理气和胃的作用。
还有一个足疗方:用艾叶10~30g煮水、泡脚,泡至身上微微出汗,可以起到温经散寒通络的作用。
此外,建议大家常做艾灸,多灸腹部正中线以及四肢部位,以助温化寒湿;平时居所要注意通风,因为风能胜湿,利于除湿。
王乔
新闻推荐
流言:发木耳可以多泡一会,这样吸水充分更好吃。真相:发木耳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细菌滋生,使人中毒。2018年7月31日,浙江省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