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只起司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收录于话题 #近期科普 66个内容
本文共2979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ならの
作者:有只起司
编辑:Danni
美编:饼饼
■■■
前段时间,某艺人因涉嫌强奸罪被刑拘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了沸沸扬扬的讨论,无疑提升了“女性权益”这一话题的热度。几乎是同一时间,作为资深冲浪选手的小丘也关注到另一则有关女性人身权利的新闻:一个微博ID为“拜拜啦人间”的用户称自己被强奸且寻求帮助无果。
点进原博的评论区和相关话题词条,小丘看到不少诸如“当地检察官收了一杯奶茶包庇强奸犯”的言论。几天过后,“正义白云”发布情况通报,澄清了事实并明确说明经办检察官“不存在违反廉洁纪律的问题”。围观热搜下的讨论,不少网友都无比震惊,直呼“被骗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这剧情好像在哪见过”的感觉。确实,近几年类似带节奏的新闻屡见不鲜:“罗冠军”事件、学生被体罚“吐血”、重庆坠江公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有关事件本身的后期报道内容与前期报道内容出现巨大差异,且向相反的方向改变,进而引发受众的立场急速两极化。@Pablo Hurtado de Mendoza
根据这一特征,这类新闻被统一定义为“反转新闻”。由于反转新闻发布形式缺少真实性,且社会影响偏向于负性,它可以被认为是假新闻的一种。很明显,在这类事件中,最初发布的内容与事实有极大出入,且引起了许多围观网民对于事件本身的负性评论,扰乱了网络秩序。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产物,他们与网络用户的关系密不可分。那么,既然所谓的真相并不如最初的报道所示,为什么这些“谎言”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并对个体和社会均造成重大影响呢?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和分享“谎言”?
回想我们自己平时网上冲浪的经历,针对不同的新闻话题,我们其实很少摇摆不定,而是会更多地注意和浏览与自己观点相似的言论。心理学将这种个体更容易接受与他们已有信念一致的信息的现象称为确认偏见。@Pablo Hurtado de Mendoza
或许有的同学并不认同,坚信自己拥有辩证思维,绝不会踏入非黑即白的认知误区。然而,即便我们自己不会主动搜索,社交媒体也会通过大数据,使用户停留在自己熟悉且喜欢的领域中,让用户只接触到与自己已有的态度和兴趣一致的内容,这样的过程被称为选择性暴露。
比如,当我们在一些软件上浏览短视频时不难察觉,在多次浏览某种类型的视频后会接收到更多同类视频的推荐。其他能够发表个人言论、展示个人观点的社交软件也是同理。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不论是确认偏见,还是选择性暴露,都能够帮助用户简化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减少了我们对于假新闻的思考。我们会更容易相信并传播这些假新闻,其中就包括之前所提到的反转新闻。@Pablo Hurtado de Mendoza
另外,有研究也发现对假新闻的准确性知觉与个体的特质有关。比如,具有夸张型人格的个体更有可能相信假新闻。他们在思考自己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的熟悉情况时,会出现“自我增强”,即对自己了解知识的程度过分夸大。当假新闻铺天盖地地弥漫在社交软件时,这些人接触所谓的“真相”的频率更高,也就会更相信当下的报道即为事实。于是,他们会更倾向于进一步分享这些假新闻。
既然“反转”了,
印象形成还会受到影响吗?
起初我们所接触到的错误信息往往包含对于某个对象的负面描述,这通常会引发我们对该个体的不满和对其所属群体的负面印象。虽然错误信息最终得以被更正,但从认知角度出发,初始错误信息对于我们印象形成的影响并不能被忽略。@Pablo Hurtado de Mendoza
众所周知,个体在面对一系列信息时,先接收到的信息更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因效应)。因此相较于其他信息,首先接触的信息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Pablo Hurtado de Mendoza
由此可见,无论对错误信息如何更正,人们的印象和态度还是会受到初始假新闻的影响,加深其对于某一个体或者群体的负面印象。
反转新闻的更正效果
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反转新闻虽然是假新闻的特殊类型,但是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错误信息,因为其存在“更正”这一过程。在更正后,新闻的真实性有了保证,之前错误信息对于受众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会得以减弱。但是,负面影响并不能完全被消除;也就是说,更正负面影响的效果还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从客观因素来看,更正信息的出现形式会影响更正效果。对先前失真内容的简单否定,并不能减少其对于个体态度和认知的负面影响,因为在否定的过程中,错误信息会被直接重复利用,人们会加深对于它的印象。反之,当对信息错误的原因加以替代性解释,即间接更正先前报道、不直接引用错误信息时,其更正效果就会得到提升。@Pablo Hurtado de Mendoza
从主观因素来看,信息更正的有效程度还与受众本身的认知和非认知特征有关。比如,工作记忆容量越小的个体越难认同更正后的信息。工作记忆可以被看作为一个暂时存储短时记忆信息的“箱子”,其内部还有加工这些信息的“高端设备”,但是,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即使有新的信息出现,那些工作记忆容量更少的个体也会更加依赖于原始的错误信息。@Pablo Hurtado de Mendoza
另外,错误信息的更正效果也与个体关于事件本身的态度有关。先前学者的一个实验发现,即使被试们对事实回忆的准确率没有较大差异,高种族偏见者也会更倾向于利用和依赖包含其所歧视的种族内容的错误信息,这便会影响信息的更正效果。因此,当呈现的错误信息与个体观念相一致时,信息更正的有效性会更差。
从近几年的热点事件来看,反转新闻再也不算是个例,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这也意味着谎言与真相的交替出现,势必会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影响。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作为受众的我们,更应当对于各种新闻事件保持独立思考、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性思考呢?
1. 大量摄入知识和信息,锻炼理性分析的能力
理性思维的形成必然离不开概念、分类、推理与决策。我们在分析新的事件时,必然会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与经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后天培养。阅读书籍和关注当下社会事件的来龙去脉,都能够帮我们大量汲取信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形成对事情的理解力和洞察力。
2. 做情感的操控者
不难发现,当我们在网络或现实生活中发表一些较为激进的言论时,背后总有情感在“推波助澜”。由于自身的偏好所在,在对事情作出评判时,我们的立场难免会有所倾斜,所作出的决策也会受到我们之于当事人的情感的影响。因此,为保持理性思考,我们可以尽量将情感与思考剥离,尝试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自己的情感,将情感对于自己判断的影响清晰化,进而减小情感对我们判断的影响。
3. 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重点并不在于批判,而是通过思考,实现我们对问题解决过程各个节点的检验,对推出结论所需理由的明晰。若想保持理性思考,不妨在下次即将作出结论之前,先向自己阐述一下推断的过程与理由。将抽象的思考过程具象化,方能得以客观地审视与改进这个过程。
后真相时代到来,公众愈发难以在第一时间辨别信息的真伪。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茧房与回音室效应,都让话语更容易被操控,更让“吃瓜”的我们在混乱的舆论场中难以逃出生天。舆论生态的自我调整之路漫漫,“谎言”周游世界的速度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把控。
或许,只有当分辨者擦亮双眼,才能让真相终有容身之地。
参考资料:
[1] 黄楚新,王丹.逆转新闻的成因及应对策略——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5(10):25-28.
[2] Brydges C R , Gignac G E , Ecker U .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short-term memory capacity, and the continued influence effect: A latent-variable analysis[J]. Intelligence, 2018, 69:117-122.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第四实验中学初一年级(11)班王鹏钧最近,南京等地又发生了聚集性的新冠疫情,并且是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听到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