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雨中送别袁隆平:国士之志永在国民心中

来源:新京报 2021-05-25 01:17   https://www.yybnet.net/

■来论

人们自发送别袁隆平,反映出的是国人对国士的珍视和发自内心的尊重。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举国悲痛。5月23日,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在明阳厅设袁隆平同志群众悼念点,全国多地群众自发赶赴灵堂,献上鲜花默哀致意。

这一天,有花店免费派送悼念鲜花,有热心人全天发放免费口罩,也有出租车司机义务接送悼念乘客。痛失国士,细雨飘摇中的长沙城,络绎不绝的缅怀人群,普通市民用善意传递着对袁老的哀悼与尊敬。

禾下乘凉梦,人间送英魂。昨天,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送别袁老。“谷子迎着阳光哔啵作响,水田泛出一片橙黄……”悠扬的童声第一时间就击中了民众的泪点。

“今日菊花,全部免费”“我说(鲜花)我不卖的,我是送的”“他让我们这么多老百姓吃上了饭,非常伟大,希望更多人纪念他。”“我们号召更多出租车兄弟前往参与免费接送活动!”……这些朴素的话语,这些发自真心的行动,是一位位平凡人在表达对一位科学家的最高敬意。

人们自发纪念袁隆平,是因为他用一生践行了一位科学家造福人类的精神。“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一粒种子,是未来,是希望,也是“武器”。袁隆平用一粒种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世界粮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胸前虽挂满勋章,袁隆平却从未放下继续前行的科研路。

昨天,民众痛惜袁隆平的离去,是因为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他一生埋首田间地头,却仍以梦为马,保持孩童般的乐观豁达;他在农田里也能演奏小提琴,身至高龄仍有一个禾下乘凉的梦,这让人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骨。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很多年轻人真情实感地感谢袁隆平,是因为父辈们挨饿的历史并不遥远。穿过长沙街头的细雨霏霏,放眼四海九州,这种感激之情因为有几代人的沉淀磅礴而发。

人们自发送别袁隆平,反映出的是国人对国士的珍视。这种亿万人心的珍视,几代人感情的积淀和传承,必将造就出一个不负“禾下乘凉梦”的锦绣中华。

□和光(媒体人)

新闻推荐

乡村土布织出美好生活

5月24日,惠畅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女工在传统织布机上织布。近年来,山西运城永济市东开张村依托当地的种棉优势和晋南传统土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雨中送别袁隆平:国士之志永在国民心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