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社评】让工匠精神成为更多劳动者的“刚需”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1-03-11 03:43   https://www.yybnet.net/

今天,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应局限于传统产业工人队伍,而应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群体。工匠精神已不仅仅是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标配”,它应是更多领域的劳动者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个体价值的“刚需”。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关劳模工匠群体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有代表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为工匠群体设立“中国工匠日”。联系之前杭州在全国首设“工匠日”,还有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工匠馆”的开馆,可以说,崇尚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正在深入人心。

五年前,“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各类工匠推选活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这些都旨在加快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步伐,培养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谈起工匠精神,如今,人们脑海中不再只有德国技工、日本匠人。从几十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多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的高级技师高凤林,到从“小砌匠”成长为国际大赛获奖者的95后建筑工人邹彬,一个又一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刷新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如果把工匠精神比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上层建筑”,那么职业教育、素质提升、待遇提高、激励保障等则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是培植工匠精神的沃土。眼下,这一基础尚待进一步夯实,既有政策仍需打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工匠精神的内驱力还需要进一步积蓄。

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考试制度、薪资水平等原因,尽管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其吸引力仍然不强。现实中,推动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培育更多大国工匠,也有不少梗阻,在提升高技术人才待遇方面,还需要更多创新性实践,在提升其社会评价的获得感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在全社会层面对工匠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推崇。“大力营造尊重劳模、崇尚劳动、培育工匠的浓厚氛围”“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成为劳动群众中最闪亮的群体”——全国总工会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的题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引领广大劳动群众在实施“十四五”规划中建功立业》的大会书面发言中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如果我们从这样的层面理解新时代的工匠精神,那么,今天,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应局限于传统产业工人队伍,而应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群体。尤其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匠精神已不仅仅是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标配”,它应是更多领域的劳动者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个体价值的“刚需”。

眼下,各行各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无疑需要全方位、实实在在的支撑。只有创造更多条件、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路径,才能让工匠精神在更大范围、更多角落生根、发芽。

新闻推荐

不负好春光 “云上”备耕忙 我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备耕一线目击

——我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备耕一线目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俯瞰新玉树2021-03-11 02:59
评论:(【社评】让工匠精神成为更多劳动者的“刚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