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历时40天的春运顺利结束。记者从合肥直属站了解到,合肥铁路枢纽共发送旅客309.6万人,同比2020年增长18.7%。合肥南站共发送旅客183.1万人,合肥站共发送旅客84.5万人,春运后期,客流恢复较快。
客流主要以务工流、通勤流、学生流和探亲流为主。旅客发送客流较为平稳,客流最高发送日为3月1日,共发送旅客14.1万人,其中合肥南站发送8.7万人,合肥站发送3.5万人。
“春运后期,客流恢复较快,为应对客流增长,保障旅客出行顺畅,合肥直属站及时恢复开行列车202趟次,加开和复联列车186趟次,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合肥直属站主要负责人介绍。
铁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今年长三角铁路计划开通新线里程833公里,年内力争开工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沪渝蓉高铁合肥至武汉段、通苏嘉甬、合新高铁等11个项目,计划投产徐连高铁、嘉兴站改造工程、安九高铁、杭绍台铁路等6个重点项目,续建南沿江城际铁路、沪苏湖铁路等20个项目。
预计“十四五”期间,长三角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新增营业里程4000公里,其中新增高铁3500公里;管内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9500公里。
“十三五”是长三角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新线投产最多、高铁发展最快的时期,共完成基建投资超4300亿元,铁路营业里程由9868公里增加到12846公里,新增2978公里,增幅30.2%;高铁里程由3250公里增加到6008公里,新增2758公里,增幅84.9%,新增营业里程和新增高铁里程均创五年规划的历史新高,基建投资额和高铁里程均位居全路首位,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加快成型。织线成网、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
2020年,铁路上海局投资额继续保持全国铁路首位,年内投产新线里程1234.7公里,投产里程创历史之最,商合杭铁路合湖段、沪苏通铁路、衢宁铁路、连镇高铁淮丹段、合安高铁、盐通高铁等6条新线相继开通运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共5项科技创新成果达世界级水平,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新闻推荐
这是3月7日在云南盈江县境内拍摄到的棕颈犀鸟。新华社发(何海燕摄)濒危鸟类棕颈犀鸟现身云南盈江新华社昆明3月9日电(记者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