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陈澄:建议设专项扶持资金 加强剧种间交流合作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3-09 16:16   https://www.yybnet.net/

如何结合现代审美,推动戏曲的创新创作,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新的“流量担当”?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淮剧演员陈澄建议,设立加强剧种间交流合作专项扶持资金,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近几年,国家对于戏曲的各个项目扶持力度很大。比如江苏省,陆续出台了《百名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江苏省艺术基金》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我国传统艺术领域的传承来说,“名师带徒”是最传统、最有效果的传承方式。陈澄的师父就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胡锦芳。

“国内众多戏曲门类,剧种的声腔是自己的,语言是自己的,但在表演上是相通的,值得相互学习借鉴。京剧史上就有著名的徽班进京。”陈澄说。“名师之间打破剧种壁垒,建立长效化交流沟通,这对于演员表演、提升业务水平、滋养自身剧种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陈澄对澎湃新闻说。

陈澄建议,可以采用本剧种名师“走出去”、他剧种名师“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各剧种的名家交流切磋。在戏曲的历史上,那些能够留存下来的经典,都曾得益于历代戏曲名家开阔的视野、开放的眼光。

陈澄在调研中发现,剧种间的交流大多是以个体自发的形式开展,涉及整个院团层面的交流较少。她认为可以通过长期的、项目化的形式,用于各剧种各院团彼此间的交流,让青年演员能吸取更多的养分。

“但这种模式的交流切磋,是需要资金支持的。”陈澄建议,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跨剧种、跨剧团之间的学习交流。

目前,各地院团用于新剧目创作的经费普遍不足。对于剧团负责人来说,创作打磨新剧目的任务繁重,还要想办法去寻找资金,无疑增加了压力,也影响了一批高艺术水准新剧目的创作排练。

陈澄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剧团创作新剧目的投入,形成专项资金并佐以相关的考核办法,推动剧目创新,帮助剧团挖掘优势,体现文化自信。

从保护剧种、保护人才的角度出发,陈澄认为可以借鉴山西省的改革经验,在维持原有演出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将专业表演艺术院团与地方艺术院校相融合,集演出、教学、创作、传承为一体。“这可以解决各剧种人员体制问题,还能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培养青年观众”等行动。”陈澄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一船搞定巡塘、投饵、喷药、水质监测 “80后”小伙研发出无人养殖船

何金和他研发出来的“无人船”模型。在无人机概念火热得发烫的时代,有谁听过“无人船”吗?在湖南岳阳城陵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全国人大代表陈澄:建议设专项扶持资金 加强剧种间交流合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