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绰号是“苏大强”的江苏省不仅经济强,更是全国有名的教育大省。在各项重要指标上,几乎占据了“优等生”的位置。不过,江苏仍然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学生多学校少、家校责任难平衡等共性难题,尤其在经济偏弱的苏北地区体现的更为明显。
3月2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数说“十三五”,一同看教育”系列活动发布会。澎湃新闻从会上获悉,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教育局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围绕“十三五”时期苏北教育资源投入、推动教育质量优化等内容做相关解答。
在基础教育领域,一度困扰苏北“老大哥”徐州的是资源供给难题。据了解,徐州基础教育“块头大”,规模总量占到江苏省的1/6,怎么解决?
其实,徐州用的是最简单招数,把“火力”集中在“补”的层面上。补什么?补最紧缺的资源——学校和老师。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徐州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044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537所、幼儿园647所,补充在编教师1.6万余人。这些做法有效地缓解了徐州在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拥挤”感。
“十四五”期间,徐州基础教育规模将维持在200万人左右。“我们将继续聚焦“建学校、招老师、提质量、抓整治、促均衡”五件大事,新(改扩)建中小学校410所,新招聘教师2.9万名。”徐州教育局长石启红说。
家长和学校在孩子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徐州也有发言权。
据了解,徐州是“全国家校社共育试验区”,徐州创新实施“彭城好爸妈”工程,推动家长“持证上岗”,全市已有369所学校加入课程学习平台,40万家长参与学习。在课程开发方面,引导家长参与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
江苏宿迁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教育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优质的教育资源无疑是家长和学生最渴求的“定心丸”。借用名校优势,联合苏南片区的“教育高手”,共享资源,成了宿迁主打的“教育秘籍”。
澎湃新闻了解到,宿迁实施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借此推动教育内涵质量的提升。比如宿迁先后与南通、苏州等地合作,创办了沭阳如东高级中学、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学校13所。
目前,宿迁已形成“高中+初中+小学”“名校+弱校”“优质+特质”等几种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集团化办学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缩小校际差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宿迁市教育局长倪成城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宿迁还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宿迁学院正式转制为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告别了宿迁无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历史。
怎么推动教育均衡化?连云港给出的关键词是信息化和智慧化。
据悉,2020年连云港建设了江苏省首家大数据中心,打造一体化“互联网+教育”的一张网平台。目的是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这个大数据系统有什么用?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整合市内各级教育业务数据,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网域数据共享交换。
此外,还能搭建内外互通数据与应用共享体系,实现与国家、省、市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共治。同时,根据实际需求,新增高中学生选科与志愿填报指导及生涯规划等。
面向“十四五”,连云港还将继续探索基于人脑科学、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教学、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建构智能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将“以歌叙事,以舞抒情”发挥到极致 音乐剧《在远方》有“新突破”
3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歌颂凡人英雄,国产音乐剧迎来新突破》的报道。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的音乐剧《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