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发展,创出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样本,先后布局建设了“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新疆煤电化、“一带一路”能源服务、省内清洁能源6大基地。
聚焦持续发展,拓展服务外包,创出关闭矿井重生样本,开展以煤矿技术管理为主的服务外包,开发能源服务外包项目36个,年创收近20亿元。
聚焦绿色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盘活存量资源、修复治理生态,在采煤塌陷区上相继建成了潘安湖、安国湖、九里湖等国家湿地公园,创出了衰老矿区变绿水青山的样本。
受资源枯竭、矿井关闭等因素叠加影响,拥有139年历史的徐矿集团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该集团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重生的“徐矿之路”,破解产业接续、人员安置、生态治理“三大难题”,创出了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关闭矿井重生、衰老矿区生态修复“三大样本”。
“五满”理念引领转型蝶变
去年12月,徐矿能源股份公司混改项目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交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7家战略投资者与徐矿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成为2020年江苏省属国企混改“第一单”。
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兴振说,徐矿今天的发展现状,得益于具有徐矿特色的“五满”理念引领,即:以满怀对党的忠诚举旗定向,以满眼都是资源的理念经营企业,以满眼都是人才的理念选人用人育人,以满腔的家国情怀造福职工,以满满正能量重塑政治生态。
在“五满”理念引领下,徐矿启动“走访转”活动,广大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征集了1422条金句,确立了以煤电化为主体,以开发存量资源和无形资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总路径,布局“六大能源基地”,为企业发展找准了方向,推动企业实现困境突围、转型重生的历史性蝶变。
最近3年,徐矿累计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超过140亿元,实际创造经营利润89亿元,上缴税费97亿元。
改革创新化解历史包袱
面对转型发展与历史包袱沉重的双重压力,徐矿努力破解遗留问题,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扭亏脱困、改革改制、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源动力。
徐矿以“五血”疗法扭亏脱困,该企业探索实施创效“造血”、扭亏“止血”、创业“补血”、防控“抑血”、融资“活血”的“五血”疗法,扭亏减亏成效明显,生产经营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资产负债率降至60%,全集团基本消灭了经营性亏损。
徐矿还主动破解了一批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引进7家战略投资企业,全面完成混改;全面完成“三供一业”移交,2.3万退休人员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清理“僵尸企业”78户,推动企业轻装前行;创新资产开发模式,首次实现土地一二级市场联动开发。
让全体职工过上好日子
2019年底,作为全省产改试点单位,徐矿出台产改“十条”,在身份转换、帮扶政策、晋升通道等10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大幅提升产业工人地位。2020年,产改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劳模列席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近百名高职学历一线产业工人走上管理岗位;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筹集设立产业工人互助基金200万元;江苏首趟“产改直通车”开进徐矿,初步打响了徐矿产改品牌。
徐矿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思想,把“让全体徐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作为使命追求,把“不让一名职工下岗”作为庄严承诺,统筹兴家业、厚家底、惠家人,广泛开展以“百年徐矿、业兴家旺”为主题的家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底线、基本、质量“三大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特困户“三大群体”,做好涨工资、提待遇、美环境“三件实事”,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了许多民生难题。
据介绍,徐矿职工工资持续增长,2020年增长12.5%;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妥善安置关井闭坑职工,实现了“关井不走人”。
新闻推荐
在城市里早已遍布各处的物业公司,如今出现在乡村,带来城市商业小区物业的管理理念 物业公司进村啦
阅读提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民们对居住环境、生活配套的要求日益凸显,乡村建立物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