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作业手机打卡”“线上布置任务” 家校良性互动岂能依赖手机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21-02-22 14:47   https://www.yybnet.net/

因痴迷手机而影响学习,甚至自毁前途者大有人在。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这则消息的发布,意味着教育最高主管部门已明确表态,要对纠缠多年的家校“手机大战”问题“动刀”。

“不允许在课堂玩手机”“一旦发现就要没收”……实际上,该正式文件颁布之前,许多中小学早已对手机进行了管理,但偷玩手机的情况仍屡禁不止。

有不少家长把矛头指向了学校。一位要求匿名的家长说,学校老师要求家长下载某些“作业类”App,并在App上给孩子布置线上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完成。记者也发现,许多家长工作繁忙,无法把作业内容准时传递给孩子,只好把一部手机留给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要求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在疫情背景下,手机布置作业在老师看来不仅方便还安全,一些手机作业软件还能直接帮老师批改作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多种外部因素作用下,手机确实帮老师减了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但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却忽略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手机的自控能力和线上作业完成效率有所差别,一味地借“信息化”来迎合这种趋势,一定程度加大了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这也是造成家校矛盾的原因之一。

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学生家长王女士认为,老师在群里留作业初衷是为了方便孩子和家长,并不应该成为孩子总拿着手机玩的借口,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用一些办法帮助孩子加强自控能力。

浙江某中学教师李老师认为,手机应该是拓展家校联系和学习资源的一种数字化工具,而不应成为学生或者家长的负担。李老师建议,有关部门在引导学校和老师使用手机建立家校联系时,不宜设立硬性考核指标,应将数字化手段视为辅助性工具。

储朝晖等人建议,对于家校联系、作业布置依赖手机的情况,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有区分度的线上作业规划,对于中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不鼓励采取线上方式完成作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有节制地布置相应线上作业。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134位早产婴儿获北京协和母乳库捐赠哺育 母乳库有待普及

“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你的身边,但有许多不认识的妈妈捐献了母乳给你吃,还有更多的叔叔阿姨保护你的成长。你虽然独自一人躺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萝卜丝汆丸子2021-02-22 10:43
评论:(“作业手机打卡”“线上布置任务” 家校良性互动岂能依赖手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