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文物回归之路 民族自强之路

来源:烟台晚报 2021-02-20 09:05   https://www.yybnet.net/

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国家文物局供图

2021年的央视春晚舞台,群星熠熠,但站上C位的却是一件穿越千年的“国宝”。

农历春节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人民共迎新春、欢庆团圆。

太原天龙山石窟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其中的佛像具有神态高雅、体态丰满、姿态优美的特征,被认为是外来艺术向中国石窟艺术转变时期的典型作品。

遗憾的是,在经历隋唐兴盛后,天龙山石窟到宋元时期逐渐衰落。20世纪初,天龙山石窟被重新发现,开始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并引发搜藏热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石窟中残存的佛像进一步遭到破坏。20世纪20年代,在外国古董商驱动下,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几乎所有造像头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盗运境外,现收藏于日本、欧美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破坏程度在中国石窟寺中最为惨烈。

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

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2020年12月12日12时,佛首安全运抵北京,当日点交入库,佛首重回祖国怀抱。

而这只是近年文物回流的一个缩影。

近代以来,在战乱动荡的环境下,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从1949年至今,相关部门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已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成功回归。其中不乏《伯远帖》、《五牛图》、圆明园青铜虎蓥、圆明园兽首铜像、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文物。

民国时,《中秋帖》《伯远帖》被清逊帝溥仪携出紫禁城,其后几易其手,辗转至香港。

1951年10月,文物圈中传出两帖即将询价出售的消息。当年底,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的王冶秋奉命偕同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人星夜兼程,南下谈判,最终成功购回国宝,入藏故宫博物院。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之后,为避免国家永失珍宝,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下,由文化部文物局建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为中国人民“追”宝。秘密小组还成功征集了宋徽宗赵佶《祥龙石图》等许多珍宝。

进入新时代,文物回归渐成大势。圆明园虎蓥、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等,一批批珍贵文物陆续回归祖国。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依然迎回了诸多文物。

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圆明园兽首从星散到重聚,辗转走过的,正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回归之路。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曾这样说,“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物的聚散回归,与国家治乱兴衰息息相关。”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春晚现场,张国立说道:“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爱护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让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能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上官云 宋宇晟

新闻推荐

春节说“春条”

□田鑫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少不了贴春联。其实,与之相对的还有贴“春条”之说,确切地说是春联的“姊妹花”。从字面理解,春条,就...

相关推荐:
解开宇宙谜团2021-02-20 06:15
猜你喜欢:
诗家清景在新春2021-02-20 08:40
评论:(文物回归之路 民族自强之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