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国家卫健委官网2月18日发布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称,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进而提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近日,业内人士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测算,2020年新出生人口大约为1246.9万人,相比2019年下降14.9%。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来育龄妇女人数下降是新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几十年来新出生人口逐渐下降,但人口素质却在同步提高,人才红利将能支撑未来几十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国家卫健委回应
东北放开生育限制
国家卫健委官网2月18日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建议的答复》。该项建议提出全面放开东北地区生育政策限制。
国家卫健委称,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东北边境地区的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如黑龙江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可生育三个孩子),但生育意愿不高。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国家卫健委表示,该项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据初步推算
2020年出生人口同比下降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普查结果将在2021年4月份公布。不过,根据公安部数据,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出生人口共1003.5万人,而2019年这个数据为1179万人。已知2019年新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按此比例推算,2020年新出生人口大约为1246.9万人,相比2019年下降14.9%。
民生证券认为,近几年来育龄妇女人数下降是新出生人口下降主要原因。特别是生育率最高的25-29岁妇女人数明显下降。2015年,我国25-29岁的女性有6300万,到了2020年,25-29岁女性只有4600万,同比下降27%。与之相对应的,2015年新出生人口为1655万,2020年预计为1250万左右,同比下降24.4%。随着未来育龄妇女人数进一步下降,假如生育政策不变,预计新出生人口将进一步下降,到2033年之后逐渐稳定在每年新出生1000万人左右。
民生证券表示,综合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育率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4岁年轻女性生育率下降,曾经作为生育主体的20-24岁女性生育率几乎下降了一半,而30岁以上的女性生育率反而有提高的趋势。说明随着女性教育水平提升,女性有晚婚晚育的趋势,一方面使婚育年龄延后,另一方面也使二孩和三孩的比例下降。参考西方国家经验,观念变化导致的生育率下降,靠人口刺激政策很难逆转。
民生证券表示,虽然近几十年来新出生人口逐渐下降,但人口素质却在同步提高。从入学率来看,无论是小升初入学率、初升高入学率,还是本科或研究生入学率均明显提高。如果说人口红利支撑了过去几十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崛起,那么人才红利将能支撑未来几十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中国台湾网2月19日消息,民进党当局今日(19日)公布最新人事改组,涉及两岸、安全及军事部门。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