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直升飞机式教育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2-16 07:38   https://www.yybnet.net/

原创 李晨榕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我试过了,但是只要我放手,不去检查督促孩子做作业,孩子就管不住自己,我能怎么办?”

这位妈妈丧气地和心理咨询师说起自己孩子的“不自觉”。她一再强调不是自己不想给孩子自由,实在是因为孩子管不住自己。她说自己尝试过,给孩子一周的自由时间,自己安排学习,如果一周后的期中考试达到她的要求,她以后就让孩子自主学习。短短一周时间,怎么可能有什么巨大的改变?果不其然,孩子没有达到要求。妈妈仿佛赢得了一场比赛似的,很是得意地说:

你看,让你自己安排,最后结果怎么样?还是要听我的!这样的家长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在不断证明孩子是错误的,自己才是正确的。殊不知,他们这样的态度和语言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内心,会让孩子感到极为无力和痛苦。看似妈妈给了孩子自由,其实却是为了证明孩子是错的。妈妈没有意识到在亲子教育中,自己的输赢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家长赢了又如何?孩子会因此成长得更好么?他们把教育当做一个纠错的游戏,每天都在找自己孩子的缺点,希望查漏补缺,敦促孩子进步。这样的家长也可以称为“直升飞机式家长”(helicopter parents):望子成才心切的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家长可以看看下面这个简易自测表,测测自己满足几项。

简易父母自我检测表

1. 孩子现在的所作所为会对未来有极大的影响,我应该提前让孩子避开这些困难;

2. 我不愿意看到孩子面对困难和失望时候的失落;

3. 孩子学业上的成功才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的父母;

4. 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一旦有不好的立刻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想要立刻帮助其改善;

5. 在孩子提出需要帮助的信号之前,就提前帮他们扫清障碍;

6. 我要参与孩子的全部,精心挑选班主任,和老师实时沟通;

7. 孩子的任何学校活动,我一定要帮助TA做到最好;

8. 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外面很危险;

9. 要求食物都是有机干净,生怕有一点点不干净。

直升机父母分很多种类,有的在生活上过度操心,有的在学校上过度干预,有的在人身安全方面过度关注,还有的在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过度保护,反正是尽一切可能避免让孩子获得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机会。高要求高期待

很多“直升机”父母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却不被理解。但是扪心自问,导致直升飞机式教育的原因是对孩子的关心,还是我们自身的恐惧?害怕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学校,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害怕孩子自己整理房间不够干净,害怕孩子吃得不干净拉肚子。

家长忘记了,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经历和试错的过程,而这些奉行“直升机式教育”的父母却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不再遇到必须经历的艰难困苦,但对孩子来讲,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他们所需要具备的。

关于直升飞机式教育方式的研究大多数来自国外研究者,然而基于亚洲的文化,这种教养方式对于生活在重视集体主义国家的孩子来说,究竟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有香港的研究发现:这类家长通常都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和期待,同时家长会展现较强的控制欲。很多研究已经表明,高要求确实会让孩子有较好的成绩反馈,但与此同时,过高的要求也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所以不难看出,为什么有些成绩很好的孩子,反而心理问题比较多。研究还表明,当家长同时对孩子具有高要求和高期待时,这些家长会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很多的学习资源、更多的关于学业上的鼓励和支持、相信努力多于天赋、并且家校参与度很高,这些特质会帮助提高孩子的学业能力。根据人际期望效应,孩子会把家长的期望内化。比如说: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数学只要努力就能考好,孩子会慢慢觉得只要努力就有希望考好。但是研究也表明,学业的提高也可能是因为家长的重视,而不是因为全权控制孩子的自主权。人际期望效应

人际期望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育者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高要求、高期待型父母的优势和缺点

优势

1. 孩子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2. 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度和安全感

3. 孩子因为父母的高期待,成绩比较好

4. 孩子相信好的结果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缺点

1. 孩子有焦虑抑郁的风险较高

2. 缺乏自我意识的形成

3. 有不切实际的自我要求

4. 过度关注学业,把自我价值和成绩挂钩

5. 产生固定思维,对于失败的接受度低

试着改变一小步

其实只需要小小的改变,就能改变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并且让孩子的身心更好地发展。并不是说放任孩子肆意长大就是好事情,这样就会变成溺爱型或者忽略型的家长。家长可以问问自己的教养目的,是为了短期的成绩提高,还是为了长期的自主学习?其实小小的语言改变,积少成多就会有很大不同。家长可以尝试:

1. 关注自己日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

2. 改变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

话语

我说了绝对不可以

你必须要考到班级前十

你看还是要是听我的,我说的才对

改变

我觉得可能不太好

我觉得你有能力考试前十,我相信你

你的尝试很好,也可以试试我的方式

想象孩子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第一次晃晃悠悠地迈开第一步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为他每一次的进步而欢呼,对他每次的失败给予鼓励?你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孩子应该走得多快多好,所以在他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你不会吐槽抱怨他每次没有达到心里的目标。

家长因为深信自己的孩子会走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压力。每一次的进步,都值得欢呼雀跃。没有去对比别人家孩子走得怎么好,跑得怎样快。在家长眼里,只关注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而不是和别人的对比。那么,把这样的心态延续可以么?很多家长把自己认为的好东西推给孩子。认为他们理所应当就应该这么做。在他们提出需要帮助的信号之前,就提前帮他们扫清障碍。其实好的沟通模式是,孩子自己愿意和家长提出自己的诉求。这个行为说明了:

1. 孩子能对自身情况有一个判断,并能预估未来将要面对的困难;

2.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亲密,他愿意和父母诉说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知道,他说了之后父母愿意倾听;

3. 他自己有这个意愿去做出改变和努力;

4. 他有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帮助。

家长尝试慢慢放手,温柔且坚定地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就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牙牙学语的孩子变成了能和家长一起承担风雨的有责任的年轻人。但这份责任和独立需要家长的细心培养,耐心等待,以及对孩子的充分信任。

Reference

Ma et al. (2018). The Role of High Parental Expectations in Adolesc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pression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Vol 39(9).

Lee & Kang (2018) Perceived Helicopter Parenting and Korean Emerging Adul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7:3672-3686

Schiffirn et al. (2019)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pter Parenting and Emerging Adults” Mindsets Using the Consolidated Helicopter Parenting Scale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8:1207-1219

Nelsen,J & Lott,L.(1994). Positive discipline for teenager. Harmony Books, New York.

END

1

作者简介李晨榕

就职于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关注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研究,擅长于儿童情绪管理,儿童学习动力,拖延症,积极心理学。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一男子陪妻回娘家期间遇家庭纠纷 大年初三欲跳桥轻生被劝回

今日大年初三,梅州五华当地习俗称之为“送穷日”,但对于五华县公安局横陂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来说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通过他们...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直升飞机式教育)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