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银鎏金花卉人物纹银头饰烧蓝银头饰点翠挂宝石银头饰点翠亭台纹银头饰
文/孙轶琼图/寇宁
进入腊月,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辞旧迎新的热闹气氛也越来越浓……近日,“如银岁月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亮相山西青铜博物馆,与观众共庆牛年新春。银饰,反映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山西银饰则是中国传统银饰中的一朵奇葩,明清至民国时期尤为盛行。该展览精选了600余件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山西民间银饰,共同勾勒出山西这片土地曾上演的生活图景。透过一件件精美的银钗、银锁、银梳、银扣、银帽花、银耳饰、银手镯、银项圈、银如意……我们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亘古未变——
古人常说“无银不成饰”,传统银饰作为传统装饰文化艺术,凝结着先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和审美趣味,也印证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银因其色白,并拥有炫目耀眼的金属光泽,一直与黄金一起被作为财富的象征,作为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银芒烁烁流光溢彩
记录对美好的追求和表达
在中国银饰文化发展历程中,山西银饰具有独特的民俗特色,尤其是在制作工艺上,独树一帜,被人们称为“晋工”。在本次展览中,集中展出了山西博物院院藏文物、山西地质博物馆、晋国古都博物馆的代表性银饰文物,以及私人藏家所藏的珍品,力求用饱满、丰富的内容,呈现山西传统银饰的特色,串起银饰品的发展历程。步入展厅,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车马件映入眼帘,这是本次展览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件展品。看上去它是青铜器,但仔细一看,青铜内部的点缀都是银丝,手工艺人把银掐制成丝后镶嵌进去的。这就是银饰的发展脉络,从最初的点缀品到以银为“主角”的饰品。
“山西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勤俭不华。但明中叶以后,晋商兴起,商品经济在省域各地发展迅速,山西民风在一些地方发生变化。变化最显著者,即讲究衣食穿戴。于是,日益富足的人把‘穿金戴银’作为一种追求和时尚。”山西青铜博物馆馆长梁育军介绍,明清时期晋商崛起,民间穿金戴银之风渐起,时人评“靡然向奢”“金银满头”。无论富裕人家还是寻常百姓拥有银质首饰,在当时十分普遍。精致大方的簪和钗,珠玉摇曳的步摇,玲珑小巧的帽花、耳饰,用来梳头定型的发梳、发箍,无不展示了古代女子的爱美之心,比之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展览特意开辟了一个特殊单元,专门展示手镯、护甲、戒指等装点双手的银饰,让观众看看古人是如何将美丽“武装”到手指的。
除了扮美生活,人们佩戴各种银饰,也是为了“讨吉利”。各色花草虫鸟、人物神仙图样等吉祥图案,被能工巧匠装点在小小银饰上,寄托人们希望多子多福、禳灾祛病、平安喜乐的美好愿景。此次展出的银锁头上的戏曲人物、花卉纹包银藤手镯、石榴形银挂饰、金玉满堂花卉纹银花钱、银鎏金“千金如意”等,巧夺天工,一定会让观众大饱眼福。此外,展览大篇幅展示了山西民间各类银锁,祛病辟邪的项圈锁,豪气奢华的宫锁,做工考究的蝴蝶锁,朴实本真的百家锁,洋气新潮的项链,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表达。“山西传统银饰相比其他地方的银饰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成色足,手工制作技艺上不仅精湛,还追求高浮雕,装饰工艺中会采用点翠和烧蓝的方法。600余件银饰展品,银芒烁烁流光溢彩,繁华之中尽显美好,很多展品都是首次亮相。年节期间,我们希望通过展览,把这份美好传承给公众,美意延年!”
一身银饰应有尽有
彰显古人的生活情趣
纵观现代女性,首饰大多集中在项链、戒指、耳环上面,可是透过展览观古人,才发现他们的生活是如此考究。按照功能分,有头饰、项饰、挂饰及手饰四部分,而每个分类之下,又有不同的分支,比如头饰中有各种簪子、发卡、帽花等;耳饰如耳环、耳坠;项饰有链锁、项圈、项链等;衣物装饰有三事、五事、吊打等各种压襟挂饰,以及扣子、胸针等;手臂装饰有戒指、指甲套、手镯和手链。银饰,早已成为百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悉,此次展览将银饰按照功能分为头饰、手饰、挂饰及项饰等四个部分进行陈展。有人说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在中国,头饰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映射着时代的变迁。精致大方的簪和钗,珠玉摇曳的步摇,玲珑小巧的帽花、耳饰,用来梳头定型的发梳、发箍,无不展示了古代女子的爱美之心。手饰部分,山西镯一枝独秀,从用料奢豪的龙头镯、做工讲究的马蹄镯,到简洁明快的绞丝镯、朴素无华的泥鳅背镯,无不粗犷中有细腻,精致中见奔放,形制特有。挂饰部分则展示了明、清、民国时期的汉族妇女在右衣襟处佩戴银质挂饰的风俗,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佩玉礼俗。其行走时坠饰轻轻撞击,发出细碎叮当的声音,古雅而有韵致。银挂饰在清末民初大量出现,是当时服饰中西合璧后的产物。当时正是中国传统服饰开始西化的转折点,但大部分服装仍保持一片式的平面结构,缘边装饰的带有一定实用功能的挂饰等,就成了这一时期女装的灵魂。这种挂饰,又被统称为“压襟”。山西银质挂饰中,常见的有吊打、针筒、佛窝、香囊等,诸如此次展出的串葫芦银五使、牧童骑牛银鎏金吊打、宝瓶形银针筒等银饰。
此外,此次展出的银鎏金花卉人物纹银头饰看上去像是金子制品,其实是银鎏金,各种掐丝精细地盘布在头饰上,各种蕴意美好的纹饰也星罗棋布。“这应该是古时大户人家女子的饰品,很讲究。”工作人员表示,这只是银饰作品中的一个简单的代表,毕竟在头饰中,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造型,比如点翠的簪子、镶着宝石的钗等。看着一件件造型精巧的头饰、耳饰,不禁让人遐想,古时的女子戴着众多的装饰品,想必也是摇曳生香,婀娜多姿。
展览的项饰部分,则精彩展示了旧时民间“百家锁”的风俗。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对项圈锁情有独钟,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长辈们都会给他买一把“长命锁”。戴长命锁的风俗可追溯至汉代,由端午节系于手臂的彩绳“长命缕”演化而来,其形制多为银链或银项圈下缀银锁。清乾隆《大同府志》载,“男子生弥月或周岁,辫红线锁带之”。旧时民间有化“百家锁”的风俗,新生孩子的家长挨门各讨要一文钱,用讨来的钱定做一把银锁给孩子戴上,寓意百家福寿加身,禳灾祛病,故很多锁上有“百家锁”字样。在本次展览有一张老照片,合影中共有34个人,其中有一多半都佩戴着各种银饰锁具,这也彰显了古人对“长命锁”长锁千秋的愿望寄托。展览用了专门的一个单元来做呈现,这一件件锁具既是普通人家的财富象征,也是平民家庭的精神维系和欢乐源泉。各种样式的百家锁,虽然形制不同,大小各异,却有着共同的指向,那就是银锁折射出的家庭幸福和富足追求。而这,正是人性中最本真的内容。
老手艺辈辈传
让传统银饰品重焕新生
银饰虽小,却掩饰不了它存在的时代特色,也集中反映出山西人实用、扮美的审美取向和大气厚重、精于细节的“晋工”制作水平。晋善晋美,美美与共。在漫漫岁月中,每件银饰都曾与它的制作者、佩戴者、流传者相识、相融、相守,承载和凝聚着数不尽的人间往事。时代变迁,但美好流传,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仍在继续,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
山西传统银饰的发展,与晋商的崛起密不可分,形成了独特的工匠艺术,比如烧蓝、点翠等工艺。此时,你是不是很好奇什么是点翠?在展厅内,就有很多点翠的银饰作品,色泽上呈蓝色,仔细一看,那些蓝色纹饰上似乎有着一根一根的线条。“这是翠鸟的羽毛,是贴在银饰上面用来装饰的。”据工作人员介绍,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这个工艺有些残忍,在取这些羽毛的时候,需要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因为保护鸟类,人们逐渐用烧蓝工艺取代了点翠工艺,所以每一件点翠的老物件,都非常珍贵。”时代变迁,如今这些饰物作为阶层、等级、富足等象征意义所需要的时代背景已不复存在,但旧有的实用价值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文化价值的消逝。往事已矣,但美好流传,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仍在继续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展厅最后是一组鲜亮的照片,模特身上都佩戴着山西“晋工”传统技艺所做的金首饰,而它们的“创造者”就是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兴东。1972年生于平遥古城的刘兴东,子承父业,已从事“晋工”金银器制作31年:“相比其他省份来说,山西传统银饰很有特色,一个是厚重,毕竟是晋商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在材料方面很考究;另一个就是工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戒指和耳环,上面都錾刻得满满当当,各种花鸟人物都活灵活现。”晋中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的主要特色就是錾刻,这是老一辈人留下的手艺,也是“晋工”最大的魅力所在。从17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传统金银饰打造,到如今儿子、徒弟继承衣钵,刘兴东在传承的道路上一直坚持着,为了本次展览,他倾其所有提供了老照片、老物件,也把自己利用传统手艺打造的金银饰品带到了青铜博物馆,就是为了向公众展现传统手艺人的坚守和执着。一锤一锤之间,锻造生活之美好,这是传统手艺人的心愿,而那些利用传统工艺锻造的金银饰品,也展现了佩戴者自古至今的心愿——寄托美好,这或许也是一种传承。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4月20日。
新闻推荐
新华社拉萨2月6日电(记者李键王泽昊)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西藏今年通过产业吸纳就业、落实项目吸纳就...